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全是恩典(羅杰才牧師)2014.12.14

語音(廣東話):
主題:全是恩典
經文:太19:29-30;20:15-16
證道:羅杰才牧師

按北美傳統,11月第四星期四是感恩節,教會在第四主日則為 「感恩節主日」。雖然感恩節主日在香港並不普遍,但在深秋收成的季節,以感恩為題也是適宜的。

今天選用作講道的經文,「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到底是甚麼意思?是「後來居上」或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按經文的處境並不應這樣理解。原因:1.門徒是想比拼,但耶穌卻是指出不要比拼(太19:16-30);2.葡萄園的比喻,重點不在前後,而在多少;不在努力,而在蒙恩。因此,不要比拼貪得,要知足感恩,才是比喻的意思。「後來居上」或「長江後浪推前浪」 都不是比喻的意思。

這兩段說話的來由都是因為回答門徒的詢問。第一段,是補充對門徒的答話;第二段,是呼應葡萄園的比喻。

門徒的問題

我們也常有門徒的問題,多事奉應多賞賜(得福);但這想法和疑問,其實是藏著很不容易處理的問題,實在不容易答。門徒與耶穌的對話,其實涉及一個重要的神學思考:行為與恩典,孰輕孰重?

多勞多得,多事奉多得賞賜(聖經中也有獎賞的觀念,我們也有),因為是人性深處的價值觀(也許是已經罪化了的人性),所以就連聖經也不能把它移走。但上帝(聖經)知道這觀念的不足和危險,所以特別強調恩典和愛將它平衡。

因此,耶穌回答之後,就以「這一段」作了補充;但補充了,還是不容易明白,因此他就再說了「葡萄園的比喻」。而且比喻完了,又再次說明。

門徒的問題,是否多勞多得?這是關乎公平的問題;耶穌的回答,並沒有否定公平,卻指出恩典超越了公平。

恩典,似乎會給人「不公平」 的感覺,其實恩典並非不公平,而是超越不公平,填補了公平的缺陷。「必需勞而能獲」是公平;但沒有機會或能力的人,這樣的公平仍是有缺陷。

所以文明的社會都必須超越「公平」重視「關愛」(恩典);只有「公平」,缺乏 「關愛」(恩典)的社會,並不會是美好的社會。

葡萄園的比喻

這比喻正是要解開這個矛盾,補充這個缺陷。關於這比喻,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清晨(約6點),已初(9點),午正(12點),申初(3點),酉初(5點),不同時段,不同工作量,不同貢獻的,卻得到同樣的酬勞。公平嗎?如果你是那清早就開始工作的工人,你服氣嗎?我們問問自己。

為甚麼會覺得不公平,為甚麼不服氣?

eg:分衣服的經歷
分餅的故事《新厚黑學》

我們往往從自己是否受益的角度看「公平」和「權利」。卻很少以感恩別人受益的角度去看「公平」和「權利」 。葡萄園的主人說,這一切都是我的,你為甚麼眼紅呢?

eg:台灣殘障藝術家黃美簾(她如力克)對質疑的回答。「我不計算我沒有的,我只計算我有的」

葡萄園的比喻裡,那個最後入園工作的成了最 「蒙恩」的人;相反那是先入園工作的,成了最「吃虧」(無運)的人。這是唯一的解讀嗎?

那一個最 「蒙恩」的人?

盡力、知足、感恩的人,就是最「蒙恩」的人!

結語:耶穌再次指出「在前的和在後的都是一樣」 因為 前前後後,多多少少,全是恩典!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