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林豪恩先生)2021.7.4

講題: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講員:林豪恩先生

引言:

伍渭文牧師曾經說:「現在教會崇拜傾向抒發...因此任何禮序都用上音樂,帶動崇拜者的情緒。崇拜遲開始等人時彈奏鋼琴,禱告時用琴音作背景音樂,甚至靜默時,也以靜靜的琴音助攻。若視崇拜單單有抒發作用,而且著重情緒的抒發,音樂就變成有效利器了,音樂確是有效製造甚至控制情緒的。不過崇拜不單是抒發情感,乃回應上主在基督裡的救贖。聖餐拿起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崇拜是信仰的表白。所以,詩歌敬拜後,不是「敬拜完畢」,乃崇拜的開始。講道重要,因為闡釋基督事件,預備教會赴羔羊的婚宴。詩篇是詩歌,但詩篇的細拉,就是靜默,因為歌唱有時,靜默有時。

有幾次在崇基禮拜堂證婚時,司琴竟然習慣地用琴音伴奏,我客氣的說:我們想聽清楚新人的誓詞,若誤會說出不願意,就貽誤終身了。有一次參加好友牧師主持的火葬禮,棺木進人火化爐時,也是唱著詩歌。之後跟好友牧師建議:讓會眾剛唸完信經「……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語音剛落,靜聽轆轆輸棺入爐的聲音最好,這是純樸厚實的律法的聲音–人因罪而死的審判,不要用琴音和歌聲伴隨;恩典與律法並舉,才是福音的信仰。

崇拜老是說過不停,彈奏不停,會產生疲勞甚至心靈頑固,而崇拜至重要是讓心靈敏銳,否則會與那聖者失諸交臂了。(伍渭文:「音樂不是禮儀的僕婢」)

崇拜中唱歌有時,靜默有時,信仰生活豈也不也是一樣嗎?讓我們以伍牧師這篇文章的建議來啟發我們閱讀今天這四段經課,思考信仰生活中「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經文一:耶利米哀歌:靜默有時(他當獨坐無言)

3:22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
3:23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3:24我心裏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
3:25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3:26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3:27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
3:28他當獨坐無言,因為這是耶和華加在他身上的。
3:29他當口貼塵埃,或者有指望。
3:30他當由人打他的腮頰,要滿受凌辱。
3:31因為主必不永遠丟棄人。
3:32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他諸般的慈愛發憐憫。
3:33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

《耶利米哀歌》哀悼耶路撒冷陷落、焚毀和人民被擄。耶路撒冷被毀不單意味著可恥的失敗及放逐。正當這一切令人難以忍受時,這事件所引發的神學思想,更是信靠神的猶太人所難以理解的。耶和華上帝不是選擇耶路撒冷來顯明祂自己嗎?何以耶路撒冷會被外邦攻破呢?是耶和華比不上外邦的神明嗎?還是耶和華放棄了祂對耶路撒冷的應許呢?就算是耶路撒冷犯罪被懲罰,那攻陷耶路撒冷的外邦國家難道比耶路撒冷更公義嗎?不義的豈可審判比他公義的呢?這書卷中的哀歌,不單哀悼耶路撒冷被毀所帶來的痛苦,並且提出質疑和控訴。

哀歌(第一章)用擬人法,把耶路撒冷比擬為一位女士來訴說哀情:

2她夜間痛哭,淚流滿頰,
在所有親愛的人中,找不到一個安慰她的。
她的朋友都以詭詐待她,
成為她的仇敵。
3猶大被擄,
遭遇苦難,多服勞役。
她住在列國中,得不著安息;
追逼她的在狹窄之地追上她。
4錫安的道路因無人前來過節就哀傷,
她的城門荒涼,
祭司嘆息,
少女悲傷;
她自己充滿痛苦。

耶路撒冷被毁後的猶大人感到自己充滿悲傷,上帝卻又容許他們悲傷,容許他們哀悼。

在困苦中、落入逆境中、或傷痛中的人們,很自己會問:是誰令耶路撒冷落得如此悲慘境況的呢?是誰令耶路撒冷的兒女生離死別,流離失所的呢?當然是巴比倫,還有那些助紂為虐的憐國。還有呢?還有那位見死不救的耶和華上帝,祂不但不解救耶路撒冷,哀歌指出祂正是耶路撒冷的痛苦的來源:

13他從高處降火進入我的骨頭,
剋制了我;
他張開網,絆我的腳,
使我退後,
又令我終日淒涼發昏。
14他用手綁我罪過的軛,
捲繞著加在我頸項上;
他使我力量衰敗。
主將我交在我不能抵擋的人手中。
15主棄絕我們當中所有的勇士,
聚集會眾攻擊我,
要壓碎我的年輕人。
主踹下少女猶大,
在醡酒池中。
16我因這些事哭泣,
眼淚汪汪;
因為那安慰我、使我重新得力的,
離我甚遠。
我的兒女孤苦,
因為仇敵得勝了。

上帝不但容許亡國的猶大人悲傷,也容許他們悲憤,甚至容許他們向祂發出控訴。

實在有太多訴說不完的哀情,有太多控訴不盡的冤屈。或者有人說,不想發生的事情既然都已經發生了,又沒有可能回到過去修改歷史,可不可以瀟灑一點面對呢?可不可以隨遇而安呢?很多人羨慕蘇軾在「定風波」所顯露的灑脫: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果最終能夠釋懷,往往都已經是經過年日的洗禮,也是一連串心理過程的結果。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被廣泛應用於多種處境,第一階段﹕驚嚇及否認(Shock and Denial),第二階段﹕憤怒(Anger),第三階段﹕沮喪(Depression and Detachment),第四階段﹕對話與討價還價(Dialogue and Bargaining),第五階段﹕接受(Acceptance)。這過程的長短可以因人而異,也因事情而異。

灑脫地放下,說來容易,當中的難處,只有當事人最明白。還記得李清照的《聲聲慢》怎樣說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殘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哭訴了哀情,控訴了冤屈,在第三章28節卻說:「他當獨坐無言」。獨坐無言並不是困難已解決,也不是灑脫,只是對事情的態度正在改變,回應事情的階段也在轉變。此刻,詩人呼籲獨坐無言,很可能是在哭訴和控訴之後,漸漸察覺到自己在事情中的角色,承認自己在困境中的責任,也開始能夠從自己以外的角度去看事情,例如從耶和華上帝的角度看自己的狀況。因此,在第三章詩人如此詩:

3:25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3:26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3:27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

等候是好的,靜默是好的,幼年負軛也是好的。在哀情之中,詩人為何有如此的盼望呢?因為在向耶和華上帝哭訴和控訴的過程中,他領悟到:

3:22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
3:31因為主必不永遠丟棄人。
3:32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他諸般的慈愛發憐憫。
3:33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

言語有時,靜默有時。眼淚流過了,控訴說過了,或者,這是「當獨坐無言」的時候了。有些時候,獨坐無言才是合適的回應,才看見黑洞盡頭的微光,才聽到心靈的微聲。

經文二:詩30篇:言語有時(好叫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

30:1耶和華啊,我要尊崇你,因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敵向我誇耀。
30:2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曾呼求你,你醫治了我。
30:3耶和華啊,你曾把我的靈魂從陰間救上來,使我存活,不至於下坑。
30:4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他,稱讚他可記念的聖名。
30:5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30:6至於我,我凡事平順,便說:我永不動搖。
30:7耶和華啊,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穩固;你掩了面,我就驚惶。
30:8耶和華啊,我曾求告你;我向耶和華懇求,說:
30:9我被害流血,下到坑中,有甚麼益處呢?塵土豈能稱讚你,傳說你的誠實嗎?
30:10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憐恤我!耶和華啊,求你幫助我!
30:11你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
30:12好叫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

詩30篇最後一節說:「好叫我的靈歌頌你,並不住聲。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要稱謝你,直到永遠!」有些時候,獨座無言是不適合的,反而要「不住聲」。

其他人可能不明白為甚麼詩人會「歌頌你,並不住聲」,甚至「稱謝你,直到永遠」,你明白嗎?你了解嗎?還記得少林足球中這一幕嗎?

周星馳說:「做人冇夢想,同條咸魚有咩分別?」然後一個穿著恤衫、梳「大小便裝」的男子突然出現說:

「我叫做醬~~爆~~~我從來沒有放棄成為一個偉大的作曲家的理想~~~剛才聽到這位先生唱的歌~~~熱~~~情~~~奔~~~放~~~創~~~意~~~無~~~限~~~點燃起我醬爆心~~~中的一團火,我醬爆感覺到,在這個MOMENT~~~~~~要爆~~~~~~~~~~啦」於是,他用do、re、mi等音調高歌起來。

或者,其他人都不明白醬爆為甚麼在那一刻唱起歌來,因為「做人冇夢想,同條咸魚有咩分別?」這一句引爆了他心中的那一團火,就是「從來沒有放棄成為一個偉大的作曲家的理想」那一團火。那團火是在醬爆心中的,不是在其他人心中的,難怪其他人不明白,甚至視為奇怪。

有些信徒開口埋口就說「感謝主」,有些信徒祈禱總說「哈利路亞」,有些人聽到感到很奇怪,甚麼有所保留。如果順口開河,行禮如儀,假冒為善,當然是反感,但如果是發自真誠和激情呢?試想想詩人何以「歌頌上帝並不住聲」呢?看他的自述,知道他經歷過哀哭的事情,曾經披過麻衣,曾經被害流血,下到坑中。在這些狀況之中,他也經歷到上帝把他的哀哭變為跳舞,把他的麻衣變為喜樂,把他的靈魂從陰間救上來。這是詩人親身而且真實的經歷,他的感情是有這些親身經歷為基礎的。其他人不明白,但有類似經歷的人是有共鳴的。我還記得,那次我講完道之後,有肢體與我分享他在病患中如何體會到上主的恩典。我不知道他說了多少次類似的話,但他說的時候,仍是帶著感動的,聽的人也感受到他內心的那份感動。我仍記得他說了類似詩篇30篇的詩人的話:我仍活著的日子都要述說上帝的恩典。

靜默有時,說話有時,如果要說話,當說甚麼話呢?讓詩篇30篇詩人的見證成為我們的提醒。

經文三:馬可福音:靜默有時(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

5:21耶穌坐船又渡到那邊去,就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正在海邊上。
5:22有一個管會堂的人,名叫睚魯,來見耶穌,就俯伏在他腳前,
5:23再三地求他,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癒,得以活了。」
5:24耶穌就和他同去。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
5:25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5:26在好些醫生手裏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
5:27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
5:28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5:29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
5:30耶穌頓時心裏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
5:31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
5:32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
5:33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
5:34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
5:35還說話的時候,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裏來,說:「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
5:36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
5:37於是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同去,不許別人跟隨他。
5:38他們來到管會堂的家裏;耶穌看見那裏亂嚷,並有人大大地哭泣哀號,
5:39進到裏面,就對他們說:「為甚麼亂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著了。」
5:40他們就嗤笑耶穌。耶穌把他們都攆出去,就帶著孩子的父母和跟隨的人進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5:41就拉著孩子的手,對她說:「大利大,古米!」(翻出來就是說:「閨女,我吩咐你起來!」)
5:42那閨女立時起來走。他們就大大地驚奇;閨女已經十二歲了。
5:43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又吩咐給她東西吃。

福音經課記述耶穌醫治了一位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的女人,然後又把睚魯十二歲的女兒從死亡的邊緣救活回來。最令人意外的,是故事的最後一句:「5:43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要叫人知道這事」。按福音書的記載,耶穌不止一次吩咐人不要宣揚。很多人都為此而感到奇怪,也有各種不同的猜想。或者,就正如耶穌自己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7:6)

有時,不說,不是因為事情不是事實;不說,不是因為事情不是好事。有些時候,不說,只是因為不是當說的時候。現實上,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確有需要保持沉默的時候。

不說,不等於放棄;不說,也不等於甚麼也不可以做。約翰一書3:18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書信經課所提及的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經文四:哥林多後書:顯露有時(在這慈惠的事上)

8:7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8:8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8: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8:10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與你們有益;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
8:11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
8:12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8:13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
8:14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8:15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哥林多後書這裏所提及的,是保羅奔走各地教會呼籲接濟耶路撒冷信徒的事件。由於各種原因,耶路撒冷的教會及信徒生活艱難,於是保羅請哥林多這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的教會捐款幫助耶路撒冷的教會及信徒。

此時此地,或者有人感到甚麼事情也做不到,因此而充滿無力感。就正如校牧室每年暑假都會舉辦短宣隊,帶領同學往海外協助當地的教會及參與社區服務。今年,不要說不能成團,就是個人旅行也不方便。就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招募了一隊同學,在暑期這幾個月,每個星期三到油麻地一個教會辦的扶貧機構參與和學習。同學們清晨六時半往果欄收集果商送出或抛棄的生果,下午按著每位受助者的需要包裝物資,例如有煮食設備的就送白米和冰肉等,沒有煮食設備的只能送上飯盒或乾糧。晚上,就帶同熱飯和飲品往露宿者聚居的地方,和他們分享食物。若對方樂意傾談,也可互相認識,分享生活點滴。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靜默有時,言語有時,願上主幫助我們,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相關:


# TAG

EN English MONDAY MANNA 中國成語 以色列 以色列新聞 你累了嗎 保捷 信仰見證 出埃及記 利未記 創世記 劉國偉 原文解經 國度禾場KHM 天人之聲 天堂 奇妙的創造 妥拉 妥拉人生 家庭 市井心靈 張哈拿牧師 愛情 敬拜 智慧 梁永善牧師 歳首到年終 民數記 清晨妥拉 漫畫事件簿 為以色列代禱 琴與爐 申命記 真理 知識 研經課程 箴言 考門夫人 聖經 荒漠甘泉 見證 週一嗎哪 靈修 靈修文章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