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自由的滋味(陳曉東博士)2013.6.16

語音(普通話):
《葡萄樹傳媒》整理:Fanny 題目:自由的滋味
證道:陳曉東博士

當我們的世界正處於在一種危險當中的時候,當我們今天所看見的世界、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濫用自由的現象,正在毁滅著人類的自由,我們需要回到神面前懺悔。

自由是一個大的題目、名詞。許多人想到自由的時候,都不知道從何說起。許多的哲學家、思想家、社會行動家,為自由下了不同的定義,當我們想到自由的時候,在你的腦袋裡,你想到什麼?當我坐到書桌前預備今天的信息時,許多思想在我腦袋裡出現──自由──我想到今天流行的自由主義,也想到我喜愛的一位法國哲學家笛卡爾 (René Descartes) 所說的:「我思故我在」。自由也讓我想到今天在許多人咀邊說的:「我的權益」。

一位英國牧師說:在我們今天的世界裡,我們真的窮得剩下 I-Me-Mine,所有的自由歸咎於個人的權益的思考裡。自由也使我們想起許多人所說:我就是我自己的主人:I am my master。如此,我們就看見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所有的反傳統、反權威、生命自覺、倫理的選擇… 都行使在自由的口號裡。

自由、自由… 有多少人用這樣一個名字來去行盡諸般的惡事,我們看見整個社會、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向著相對主義、價值判斷的中立來去推進。想到自由,就聯想到物競天擇、市場經濟、功利主義、放縱的情慾當中。或許有些人想到自由的時候,並不對這自由有太多的好感,但允許我們回到神的話語中,來為自由辯護。

今天的福音故事,讓我們在為惡、危急中得自由的故事。默想這之前,讓我先分享一個故事:

我有一次去歐洲的行程,特定繞了一個彎去了倫敦Westminster座堂看一些的雕像,其中一個雕像是一位中年的牧師,這牧師故事如下:

於1907的時候,在雲南武定縣有一個孩子出生,他出生的前一年剛好有宣教士在他所在的地方設立了教會,宣教士在那裡修建學校,使他們可以免於無知的自由;也設立醫院,使人可以脫離危急、病痛,使人得健康的自由。宣教士帶領苗族的百姓脫離愚昧、醫治肉體的痛苦。1921年這孩子在宣教士所辦的學校裡唸書,三年後又去了內地會所辦的學校進修,1926年,這孩子成為年青人,也成為教會、學校裡的老師,並受到教會的指派前往雲南嵩明、陸豐宣教、教學。1935年,他回到自己的家鄉,這時候抗戰爆發,而他仍然繼續教學、建造教會。中日戰爭時,許多的宣教士被迫的要跑到別的地方去逃難,但這年青人仍留在自己的家鄉,於撒普山總堂做傳道人。這年青人很有才幹,就被推薦為當時武定地區教會的會長。在沒有任何的幫助下,他辛勤地去牧養教會,福音在武定地區迅速的傳播,根據一些歷史的記載,一直到解放前的時候,在雲南武定這地方,已經有5500多的苗、彝、傈僳族的群眾在撒普山總教堂裡受洗、歸入主的名下。這年青人還編了苗文的頌主聖歌。1951年時,昆明教會按立他成為牧師,當時候,雲南已經成為解放區,他遵行聖經,順從掌權者的教導,和其他苗族教會的領袖在政府的要求下,簽署了三自宣言,但是他卻拒絕一件事,就是拒絕參加任何批鬥大會,他曾經說過:「我的手曾經為許多信徒施洗,不可用來沾染罪惡」。但好景不長,撒普山教堂,被政府關閉,這位牧師也不能繼續他的牧職,他被迫要去勞動生產,作為一位基督的僕人,他深知道一件彼得所教導的道理──順從神、不順從人的教導──所以當上帝的旨意和凱撒的命令發生矛盾的時候,他選擇了一件對他生命帶來挑戰的事情,他決定順服神的旨意,儘管聚會被禁止了,但是為了牧養羊群的需要,他帶領信徒在家中繼續地聚會,可惜在當時那種嚴酷的政治環境底下,他們的聚會被視之為反革命而被搗破了。在審判這位牧師的判決書裡說他:「死不悔改,繼續從事宗教間諜」。由於他在苗族裡擁有極高的威望,政府出於民族政策的需要,把他釋放了,且安頓在當時的楚雄州政協籌委會裡工作。1956年,他竟以牧師身份,代表苗族代表團副團長,上北京參加國慶典禮,受到當時的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可惜,文革開始以後,對基督徒的迫害更加的猛烈,於1969年他和21位的同工一同被捕,在獄中受到非常可怕的虐待,1973年12月29日在萬人的批鬥大會上,這位已經66歲的牧師,被判處死刑。見證者說,士兵用刺刀把他的舌頭當場攪碎,以防止他妖言惑眾,他用自己的血走完他在世上服事的歷程,在主裡安息了。在1998年時,倫敦 Westminster 決定在教堂的大門口,為24紀十位普世教會的殉道者樹立石像的時候,這一位寂寂無名的中國傳道人與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等十位在世界上有名、無名的殉道者同列,他的名字叫王志明牧師。

當我在Westminster座堂前瞻仰這位與十位殉道者同列在大門口,頭上戴著苗族頭巾的雕像,我就默想自由的代價時,我看見與他同列的馬丁路德博士,並想起他說過的一句話:”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黑暗不能驅逐黑暗,唯有光明可以做得到;仇恨不能驅逐仇恨,唯有愛可以成就」。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了動盪、不安的世界,當我們從王志明牧師的生命見證中,來去默想什麼叫做「自由」的時候,我們也從保羅的書信中,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話語和信息,讓我們知道,在這個世界裡,真正能夠保障自由的不是我們人為所造出來的價值和觀念。耶穌基督才是自由的真正保障。

為什麼說「耶穌基督是自由真正保障」呢?因為耶穌基督就是自由、是自由的泉源、基礎、力量、生命。保羅說:「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林後3:17)從這句精簡的話語裡,我們可以展開許許多多的默想,我們明白極其愛這個世界,當祂願意把救恩賞賜給人的時候,這救恩的內在實質,是神人和好的關係。而神人和好是帶來真正的自由、完全。為了保障這自由,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本來是與神同等,但祂不以這關係為強奪(腓2:6),他選擇了一件在人類歷史上從沒發生過的事,就是將道成為奴僕的肉身、木匠的肉身,在人類歷史中與人類同行,這並不是一個什麼浪漫的故事,而是非常血腥、可怕的故事,因為這個愛的故事,它的句號是羅馬的刑具,是十字架的等待,然而我們知道,教會並不是停留在十字架的哀號中,乃是與生命復活主相遇,並在聖靈降臨的大能中,對耶穌基督的再臨──教會的子民、在邊緣中的婦女、兒童、愚昧無知的小民──選擇了一個新的生命、生活,是以自由的群體來圍繞著十字架、主的身體與寶血來站立起來。無論這世上有多少的困阨、危難,這樣一個的自由群體,就成為了一個守護者、自由的實踐者,這才是真正的教會。

在聖經裡,我們看見這位自由的主,如何進入忍受困苦的生命,人在危難、急病中,把喜樂、醫治、關懷、愛帶進黑暗世界裡。當耶穌進入祂家鄉附近的一個迦百農村子時,路加如此記載說,村子裡的百夫長,是羅馬權利象徵的角色,他聽過耶穌的事,他家裡發生了一件事情──是他用盡他在世界上的所有的權利、知識、能力所不能解決的──他所愛、有用的僕人得了非常嚴重的疾病,所以他托當地的猶太人的長老,求耶穌去救他的僕人,當猶太人的長老到了耶穌那裡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路7:4-5)耶穌聽了之後就與他們同去,離百夫長那家不遠時,聖經記載著:「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阿、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路7:6-8)他從推己及人的方式,看到這樣一位的先知、夫子,祂有醫治、能力的權柄,就毋需勞動到自己去做些什麼事。而耶穌對他這樣子的反應,聖經說:「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路7:9)

從這樣子的一個故事裡,路加有幾個肯定,透過一個跟耶穌沒有直接關係的人,來指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上帝的話語具有釋放人心,使人得自由的力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福音。福音就是上帝的話語,它能釋放人心,使人的生命得自由、安康、平安。上帝的話語帶有能力,因為祂自己是能力的源頭、本體、自由、平安。

路加也肯定另外一件事:任何一個信心的操練、學習,不是停留在一些理論、討論裡。信心能夠發生,是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環境。在我們每個人具體的環境裡,我們遇見自己、明白靠著自己無法解決不了的處境時,我們可以經歷到信心的臨在、同行,信心帶我們走出困阨的結果。

除此之外,路加也肯定說,當上帝的話臨到人的生命中時,我們的生命可以得著自癒、身心可以重獲自由,這是一個讓我們身心可以重新得以自由的「信」。

所以弟兄姐妹,當我們明白了我們剛才所說的、明白了當我們要品嚐自由的滋味時,我們要準備為自由付出代價、在處境中去體會得自由的喜樂。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敞開我們的心靈,願意在上帝的面前有一個禱告,一齊持守使人得自由的福音。

馬丁路德也講過有關基督徒的自由或基督徒如何看自由這事。馬丁路德有一個基本的看法。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宗教人──有宗教信仰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個宗教人──都有一種的傾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達到一種價值觀的要求,好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權勢、地位、名聲、金錢,使自己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當馬丁路德唸到加拉太書的時候,他很清楚的看見,保羅所指出的「因信稱義」是人類靠功德稱義的慾望,這在我們心裡是根深柢固的,就算我們已歸入主的名下,相信福音、跟隨福音的基督徒,許多時候也會故態復萌的,因為在我們內心、意識深處裡,還是希望靠自己某一種的功德、力量、能力,使我們能夠成就「神人和好」的得救關係。馬丁路德說:「人的本性、文化,在根本上是抵擋福音的;就以智慧和正直這兩種天賦為例,沒有基督,智慧是雙倍的愚蠢、正直是雙倍的罪惡,因為它們不僅不能認識到基督的智慧與義,還要阻攔、褻瀆基督的救恩。」保羅很公正的稱這個世界是罪惡和邪辟的,因為世界正處在它最好的時候,也是它最惡的時候,最嚴重的惡習和世界的智慧與義相比時,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過失而已。這些事阻攔人接受基督的福音,因為對於沒有基督的人而言,他們越好越有智慧,他不理睬、抵擋福音的可能就越大。這個世界,或許會看一些事是好的,不過,若沒有基督,它們都是錯的。

在人類的世界裡,我們認為自己有智慧、公義、理性、戰無不勝的思想武器、能夠愚公移山改變世界… 當我們靠著人類的智慧、人類所建造的價值,把自己的世界建造出來的時候,在皇冠上就是廣島的核子彈、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對峙、以聰明才智彼此恐嚇、威嚇…。因此,從教會的先賢中,我們看到一個智慧;從聖經中,我們得到一個警覺的提醒,不要以自己有的智慧和義,來使自己成聖、完全的根據,因為那是上帝給我們的天賦,為了要成就一個更深的義和智慧型,就是當「神人和好」的時候,人在基督裡成就了真正的和平、自由。

保羅在加拉太書一章四節說:「基督照我們父 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是我們自由的保障;耶穌基督和平的福音才是生命得以完全的基礎──這也是保羅在加拉太書反覆論證的一個要點。在加拉太書五章一節說:「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

這個世界唯有回到耶穌基督那捨己、服事、與人和好的生命中,我們才可以得以自由──「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十三節說:「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

對於自由的討論,許多人喜歡把它放在兩個範疇當中來說明:
一、 我們從怎樣的光景中得自由(Freedom from somewhere);
二、 我們用自由進入到什麼光景中(Freedom to somewhere)。
所以,從什麼環境中得自由、靠著自由進入什麼光景中,成為我們對自由有一個真實的把握。

我們今天的世界要從傳統的權威、價值、看法當中自由出來的時候,我們又靠著這自由進入一個怎麼樣的光景中呢?唯有我們看到,當人類擁有了他自己所以為擁有的自由時,他並不沒有好好把握這種的自由,他用自由進入一個保羅所說的,「放縱情慾」的自由。因此,我們要更多的思考耶穌基督所帶來的自由,這自由如何能幫助我們從生命裡那情慾的混亂中,得以被釋放出來。我們不再成為自己或世界慾望的奴僕、或權勢控制的奴僕,乃靠著耶穌、在基督裡,我們可以響往、追尋一種愛的自由、生命得潔淨的自由、追尋生命成聖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與聖靈同行的自由,是允許耶穌基督的靈在我們生命中結出豐盛的果實,而這果實可以奉獻於我們的生活、世界、宇宙、人的自由。保羅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

我們要安靜地敞開我們的生命、心靈,向神呼求從聖靈而來的自由:

主啊!祢聽見我們的呼求,祢聽見我們的心聲,在這樣一個看似平靜的世界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風暴,我們所在的城市,面對著當怎樣行,無論是政府、民間,都有許多的討論,但是,我們祈求聖善的靈,給在這城市中那些屬祢的子民,能夠舉起聖潔的手,為這個城市得著真正的自由來禱告,讓這城市裡有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的自由、幫助我們有勇氣面對前面那些不可預測的結果,祈求自由的靈,在我們所愛的國家中,繼續地運行,引導許許多多的子民進入祢自由、喜樂的福音當中,奉靠耶穌基督聖名祈求,阿們。
《葡萄樹傳媒》整理:Fanny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