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舊約祈禱系列(12) 智求求智
舊約祈禱系列(12) 智求求智
(王上 3:4-15)
神樂於垂聽我們的禱告,但我們會為甚麼求呢?若神告之只答允我們一次的禱求,我們會求甚麼呢?透過我們很熟悉的所羅門王的禱告學習該求甚麼。
1. 宮闈內鬥
所羅門王雖然由拔示巴所生,拔示巴是大衛從烏利亞手中搶奪過來,他們在淫亂而生的孩子年幼死去,但及後大衛認罪、被對付後所生的兒子所羅門卻被神所疼愛,並稱他為耶底底亞(撒下 12:25-25),他亦是被命定成為接續大衛作王的人,但他作王的過程並非想像般順利。
論年齡、輩份,王位的繼承者應是亞多尼雅,而亞多尼雅亦自覺是會作王,而他更得到大衛的元帥約押、祭司亞比亞他的扶助、擁護,但另一批人卻擁護所羅門,要作”做王者”,他們是祭司撒督、比拿雅、先知拿單等,及後所羅門的母親知亞多尼雅趁大衛年老快要自封為王時”先下手為強”進入內室,要求大衛實踐其承諾,策立所羅門為王,「拔示巴進入內室見王,王甚老邁,書念的童女亞比煞正伺候王。拔示巴向王屈身下拜;王說:『你要甚麼?』」(王上 1:15-16),先知拿單同一時間進到大衛前指亞多尼雅犯錯,想自立為王,輕藐所羅門,催促大衛立即下命誰會繼其位。結果大衛立時答允,宣告所羅門會繼其位(王上 1:29-30),拿單即時要他在群眾前策封所羅門為王,而在遠方正慶高彩烈歡宴一些臣子的亞多尼雅想不到其作王的美夢被粉碎,他知無力挽回敗勢,更怕所羅門會殺他,他走到祭壇前抓著壇角──這代表得到神的保護(王上 1:50),結果所羅門宣告赦他的罪,但及後仍用一個藉口將他殺了(詳情請看王上 2:13-25)。
約押因”押錯注”支持亞多尼雅作王──因亞多尼雅是所羅門的兄長,故他支持並沒有錯,加上約押曾多次使大衛不滿(如:殺押尼珥、押沙龍;指責大衛不應不理會支持他的軍人感受等),大衛曾吩咐所羅門要殺他,「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頭安然下陰間。」(王上 2:6),故所羅門為己為父便執行此”格殺令”,約押同樣走到壇前抓壇角(王上 2:28),但所羅門下令不要理會這宗教上的保護令,一代名將終不得善終,被比拿雅殺了。這背後更重要是革除他的軍權,另立執行殺他的人比拿雅作元帥(約押仍是當時的元帥,要釋兵權豈是易事),還有將當時的宗教領袖祭司亞比亞他趕離耶路撒冷(王上 2:26-27),再殺在北方仍支持前朝掃羅的富戶示每(王上 2:36-46)。聖經只用幾節描繪此宮庭鬥爭,背後的詭秘風波,凶險情節並不是我們現今可以了解,因此所羅門要登上王座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故所羅門深感這是一條不易攀上的路,他並不是萬民支持下、喝彩聲中登位,他要有技巧,密集地玩弄權力才能”成功”。
2. 基遍獻祭
所羅門王上基遍獻祭背後一個合理的因素因為他登上王位委實不易,故要向神獻上感謝,並要在開始時努力作一個模範的君王,故在民眾前也展示他對神的尊敬,但為甚麼他不在耶路撒冷獻祭呢?耶路撒冷是約櫃所在地,且有地方可供獻祭,原因是「那裡有極大的邱壇」(王上 3:4上),而且那裡有子民視為神聖的”聖物”在,「所羅門和會眾都往基遍的邱壇去,因那裡有神的會幕,就是耶和華僕人摩西在曠野所製造的。」(代下 1:3),及銅壇(代下 1:5),即那裡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故此他便前往那裡。
這次的獻祭不單是所羅門自己,乃是全國盛事,陪同所羅門王前往是浩蕩非常的隊伍,「所羅門吩咐以色列眾人,就是千夫長、百夫長、審判官、首領與族長都來。」(代下 1:2),獻的祭牲是一千,可見參與的人數是何等之多。
所羅門王獻上燔祭。燔祭是表示獻祭者願意全然委身,甚或獻身的祭禮,因為是完全焚燒,但也有祈求神的同在及尋求神引導的意思。他作王深覺任重道遠,他沒有父親大衛的歷練──大衛曾不斷逃亡,曾投靠不同的人──包括摩押、非利士;曾管理一些不易管理的跟隨者,他們均是避債,心中苦澀的人;他面對過不同的挑戰,內憂外患,懂得怎樣處理不同的個案、逆境、一些他不喜悅的人,故此他建國後這些苦痛的經歷能成為他領導的能力。在此我們看到一些痛苦、不快的經歷可以是我們的磨煉,成長的要素。但所羅門是在安逸中成長,與父親的經驗不可比擬,他有很大的壓力,怎樣領導群臣及子民、怎樣施政是他當前面對的問題,這些憂慮的思維早已在他心中,故及後神問他要甚麼時他絕不是隨口說出。一個有無上權力、不少俗務纏身,甚至日理萬機的人也必需要在神面前承認自己是一個脆弱的無能者,停止運用或注視自己的權力與掌控,成為一個願意謙卑、接受及降服的人才能得福。
3. 智求求智(王上 3:5-9)
當天晚上神在夢中向所羅門王顯現,向他發出邀請:「在基遍,夜間夢中,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你願我賜你甚麼?你可以求。』」(王上 3:5),經文沒有提及夢的細節,這些並非重點,重要是:「你無論求甚麼,我必賜給你」,這是何等寶貴,這也表示神已悅納他當日的獻祭,但其實是有一附帶條件,我們絕不能輕忽,「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王上 3:14)。所羅門王要遵守神的道,謹守祂的律例才能得福,意即你按我的心意行便無往而不利。得到神的祝福、答允祈求很重要是與神的關係,神並非一位溺愛兒女、有求必應的「闊爸爸」,乃是有良好關係、深知父心意而行的兒女才得福。這也正是主耶穌基督的教導,「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 14:14-15)。
所羅門王很有準備,有條理地回應神的邀請,他此刻仍以父親大衛作榜樣(王上 3:6),他看父親以誠實、公義、正直的心治國,他也看到正因如此神大大的施恩憐憫他(當然他也看到父親的失敗,甚至被押沙龍背叛,但他記著的是父親的優點)。在此很想肢體們想想你給兒女的印象是甚麼?他們從你身上又學到甚麼的功課?更有他可曾在你身上看到神大大施恩予你,藉你的經歷更深感受神的真實與恩典,從而更懂依靠神?這是為父母極需反省的問題。
所羅門王此刻也很有愛神的心,「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王上 3:3),他深深感受神的愛不單在父親身上,且一直延伸至他身上,他能成為王乃因神的愛。
他知道責任重大,但自覺年幼無知,「耶和華我的神啊,如今祢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王上 3:7),這年幼絕不是指他的年齡乃是他處理政務事宜、治國能力、經驗不足,而面對的乃多得不能勝數的子民(王上 3:8),於是他很有智慧地求神賜智慧給他,使他可以好好治理國家,「所以求祢賜我智慧,可以判斷祢的民,能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眾多的民呢?」(王上 3:9),這是他自知力有不逮、重視自己的責任、看重子民、愛子民的祈求。
今天我們為自己求的是甚麼呢?求這些事背後的思維是甚麼?單為自己或是別人?為神?
4. 答允所求(王上 3:10-12)
聖經很清楚指出神喜悅所羅門王這樣的祈求,「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王上 3:10),神欣賞他的祈求(王上 3:11),因為人常常為自己求壽、求財、求富,當然這些也是我們所渴想,但卻是較低層次;作為一個君王更想殲滅一切敵人,使國泰民安,但所羅門王連這點也沒求。
所羅門王求智慧神答允他,「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王上 3:12)。在王上 4:29-34便指出所羅門王的智慧是何等的高深,真是前無古人,他作的箴言3,000句,詩歌1,005首,甚至其他國家的王也來聽他的智慧言辭,這是何等美好!
5. 超越所求(王上 3:13-14)
神的慷慨是遠遠超乎人的缺欠或人的祈求,所羅門王智慧祈求智慧可以好好治理國家,這是無私的呼求,得神的喜悅,神更將他所沒有求的加給他,超過他所想所求,「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王上 3:13),神給他財富、尊榮,而另一個條件是必需遵守神的律例、典章(王上 3:14),而且加上長壽,事實所羅門王的財富同樣是整個歷史中最高峰(參王上 4:20-28),這是何等令人欣羨。
這也是如主耶穌基督教導我們禱告的內容,「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 6:33),我們禱告可有將神的榮耀、神的國度、神的家──教會禱告呢!若我們以此為首必討神的喜悅,神必會按我們所求的給我們,更將我們次等的需要加給我們。
「所羅門醒了,不料是個夢。他就回到耶路撒冷,站在耶和華的約櫃前,獻燔祭和平安祭,又為他眾臣僕設擺筵席。」(王上 3:15),所羅門王及後發覺原來是一個夢,但絕對不是南柯一夢並非真實,因為神在舊約時代中常用夢向人啟示──神在伯特利向露宿的雅各夢中顯現給他祝福(創 28:10-17),亦在哈蘭向在夢中的他顯現要他回故鄉(創 31:24);向不屬神的人神會同樣用夢向他們啟迪,如:在夢中向亞比米勒顯現阻止他侵犯亞伯拉罕的妻子(創 20:1-7),法老在夢中看到七頭肥牛、七頭瘦牛(創 41:1-7),尼布甲尼撒夢見金像(但2章)等。
「不料是個夢」原來的意思是驚訝意外之意,深信所羅門王夢醒仍深有印象,並深信是神給他的啟示,故他回京城耶路撒冷即時獻上平安祭──感謝神,這是一個感恩的行動,這也是顯示他相信神已答允他一直的冀望及夢中的祈求。
6. 愚不可及
所羅門王的智慧是無人能及,但正如聖經所描繪這智慧只是他治國,對文字、大自然等的智慧,但及後他因寵愛外邦女子、後宮佳麗上千,但這些妃嬪卻引誘他犯錯,「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他的神…所羅門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效法他父親大衛專心順從耶和華。」(王上 11:4,6),他甚至建西頓人所拜的女神亞斯他錄、亞捫人的神米勒公及摩洛、摩押神基抹,更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邱壇,這真是愚不可及。結果遭神的責罰,「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王上 11:9-10),這亦埋下國家及後分裂,國家大部份版圖歸於外人的伏線,並四面受敵之苦(詳參王上11章),可見這智慧並不能使他不犯錯,反之一個越聰明的人若運用在不正確的事上,帶來的禍患更大。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弗 6:18),一次得蒙答允的禱告後仍要持續不斷求這是聖經的教導,「警醒不倦」、「恆切禱告」。
7. 真正智慧
我們若缺少智慧是可以向神求的,「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雅 1:5-6上),但這書也提到真正屬天的智慧與虛假、屬地智慧的分別及果效(雅 3:13-18),神為真正的智慧清楚的下了定義,「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 1:7上),「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 9:10)
願我們懂得怎樣求──真智慧,求為神作大事而非單為自己需要求。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