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6,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85 棄絕身亡 之 輕忽民情

掃羅因為環境惡劣缺乏信心,虛情獻祭,利用信仰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被撒母耳指責卻假意認錯,將一切責任推到其他人,甚至神身上,結果被神宣告其王位必不長久,且日後會被人取代,可惜他卻沒有因此醒覺,甚至及後因爭戰得勝使其更輕忽神的審判。

撒母耳記上第十四章繼續記載”密抹之戰”,此章上半段的主角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記載他怎樣用信心面對挑戰,下半段則轉回掃羅身上,從中我們看到掃羅是怎樣不適合作王。

1. 信心感染(撒上 14:1, 6-7)
1.1 信心基於對神認識
約拿單與他的跟從者商議去偷襲非利士人的防營,但他兵微將寡,缺乏武器,怎樣有得勝的把握呢?但他有極大的信心,對神有深切的認識,他知道得勝與否乃在乎神的決定,「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 14:6下)

很多時我們會被外在客觀的處境誤導我們,我們看到自己力量的微小但看不到神的大能;看到外在的缺乏但看不到神的豐富;看到敵對勢力的龐大但看不到天使天軍的威猛,因而會膽怯退縮。感謝神約拿單看的不是自己及跟隨者兩人力微勢弱,乃是看到神的大能。

1.2 信心沒有年齡界限
信心的大小與年齡是沒有直接關連。掃羅年四十二歲面對這場戰爭,而約拿單年齡只是二十出頭,是一位少年人,但他卻有很大的信心,他絕不是魯莽、衝動,而是對神的認識,因此青少年人不要再訴說自己年幼、少不更事「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 4:12)

1.3 信心是能感染他人
信心當然不一定能感染很多人,但深信仍有一定的影響力,那位拿兵器的跟從者義無反顧地樂於跟從,「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撒上 14:7)一個領袖的生命、信心是很重要,很多時群眾不單要跟從一個計劃,乃是要跟從一個領袖,只要他相信那位領袖知道要行的路--甚至知道前面的凶險、要付的代價,但他仍毅然前往時,一些深深認識他的跟從者便會跟從。正如這少年人,難道他不知若他與約拿單一同前往,只有兩人怎能抗拒大群的非利士敵軍,但因約拿單的信心他便跟從。

2. 神聖指引(撒上 14:8-15)
很多時我們在抉擇一些事情時很難即時了解當中有否神的指引或允許,我們均想求一些印証去確認(confirm)我們的體會、領受但這可行嗎?

約拿單知道信心也需有印証,於是他定下了一個方法(撒上 14:8-10),他竟冒險現身於敵人眼前,當然有一定的地域距離。若敵人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撒上 14:9中),那麼他們便會即時離開,因為表示神暫不將敵人交在他們手中,但假若敵人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撒上 14:10上)這個印証也有一定的理據,”用不平常的事去顯明神的心意”,因正常情況你見到兩個敵人來到,你會即時追捕他,不會叫他你過來。怎料非利士敵軍竟不正常地呼叫他們過去。

神也會用一些特殊的情況讓人知道祂的心意,正如:摩西看到荊棘著火,但荊棘卻沒有燒毀,而知神的呼召(出 3:1-6)。神呼召基甸,他懼怕,要求神給他印証,便用羊毛與週遭地方的乾與濕作為憑証(士 6:36-40)。神因人的軟弱、信心問題而會答允,今天我們有一些重要的抉擇--特別影響我們一生的抉擇,我們求神給我們智慧分析,向屬靈長者、友儕徵詢意見外,更可求神給”神聖指引”,深信神會有憐憫,當然最重要是我們的心態不單是為自己的利益、好處,乃是為神、為人,更重要不是已有前設求神配合你的計劃,我們要順服神的引導。約拿單與其隨從攻擊非利士人乃為自己的民族及神的聖名,而非為自己的利益,故神給他神聖指引。

結果(撒上 14:14-15)他們真的以一敵十,殺了二十個敵人--之前是以色列人戰兢(撒上 13:7下),但現今卻反過來是非利士人大大戰兢,這是何等奇妙!

今天我們可有信心為神求大事及為神作大事,而在這過程中可以求神聖印証。

3. 急不及待(撒上 14:16-23)
在便雅憫基比亞的守望兵看到非利士陣營大亂便通知掃羅,掃羅知道事出有因,便查看是誰出招,但那刻他正要求祭司亞希亞--以利的孫(撒上 14:3)求問神,這方向是正確--他要求問神的心意如何才決定怎樣出兵,怎料「掃羅正與祭司說話的時候,非利士營中的喧嚷越發大了;掃羅就對祭司說:『停手吧!』」(撒上 14:19),他看見敵軍潰敗、自相殘殺,而一些曾因懼怕的人又回歸參戰,表面這是乘勝追擊的好時機(撒上 14:20-23),故此他便即時放棄求問神,自行決定要做的事。原來神在掃羅的心中是可有可無,在困難中的”救生圈”而已!這是否真的尊重神?這會得到神的愛與祝福嗎?正因掃羅對神的不敬便成為他被棄絕其中一個因素。雖然是次他們獲勝(撒上 14:23),但卻不是掃羅的功勞,乃是神的憐憫與恩典。

今天我們會否同樣犯上掃羅的錯誤,在困境中向神求問,但當黑暗中稍露曙光時我們沒有再三求問清楚是否真的符合神的心意便採取行動,結果可能引來不幸的效果,這是我們要小心!其實結果是次要,對神的尊重與否才是最重要。願共勉之!

4. 輕忽民情
一個政治人物是一個很懂把握機會的人,甚至會沒有甚麼立場--其主要立場是對自己有利便去行。掃羅很懂得把握機會,他要將敵人殲滅,竟要求百姓立下誓言不完成任務不能進食「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什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吃什麼,就極其困憊。」(撒上 14:24),他只求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沒有體恤人民的需要,而輕率下的決定帶來很多惡果:

4.1 百姓身心極疲憊:
百姓感到非常疲累,但又不敢逆旨及違反自己的承諾--懼怕神的刑罰,而不敢進食(撒上 14:26),若他們有好的體力可以殺的敵人會更多,勝利的果效更佳,「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從仇敵所奪的物,擊殺的非利士人豈不更多嗎?」(撒上 14:30)

一位賢君、一位好的領袖,最重要是愛民如子,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籌算。沒有好好體恤人民的需要、關心他們的福祉,這樣又怎能被人民擁戴!王位又怎能持久呢?

4.2 約拿單誤違父旨:v.27
約拿單因不知道父親下了這指令故此他在肚餓時看到有蜜糖便取了來吃,即時恢復體力,但卻因此觸犯了父親的命令。

及後百姓向約拿單訴說其父的命令,約拿單反而懂得體恤子民的苦況,且代其父向子民道歉「約拿單說:『我父親連累你們了。你看,我嘗了這一點蜜,眼睛就明亮了。』」(撒上 14:29)

4.3 無奈犯神的律法:v.31-34
戰爭終於停止了,但百姓已極度疲累,且饑腸轆轆,故再沒有嚴謹遵守神的律法,急忙宰殺牛羊,沒有煮熟便立刻吃那些帶血的肉。神頒下的律法中指出因血代表生命,故不能吃那些帶血的食物(利 17:10-13),若他們吃了帶血的食物必被神刑罰,「無論什麼活物的血,你們都不可吃,因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凡吃了血的,必被剪除。」(利 17:14下),及後教會被建立,非猶太人不需要行割禮,但仍要遵守這誡命(徒15:19-20),可見這誡命的重要,可悲的是子民因饑餓下無奈地誤犯了此誡命,更可悲的是掃羅沒有探討子民為何犯這錯,反而指責子民連累他,「你們有罪了,今日要將大石頭滾到我這裡來。」(撒上 14:33下),但我們看到神並沒有因子民犯了這誡命而祂刑罰及剪除他們,神並非出爾反爾,而是祂體諒到子民並非刻意犯這錯,是為勢所逼,故給予寬恕,但這都是掃羅引起的錯。

4.4 約拿單被咒詛:
百姓剛進食不久,仍未有足夠的休息,好勝的掃羅隨即要求百姓連夜再反擊非利士人,「掃羅說:『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眾民說:『你看怎樣好就去行吧!』祭司說:『我們先當親近神。』」(撒上 14:36),但祭司卻提醒他進先求問神,尋求祂的旨意才再進軍,此事又再反映出掃羅不尊重神、不體恤人的心態。

掃羅聽從,但是次神再沒有任何回應--有陣子禱告後神沒有回應我們也應反省是否有罪成為當中的阻礙,掃羅便覺有問題出現,他要查明底蘊(v.38),要追究到底,甚至起誓若是自己兒子犯錯也不會徇私不罰他,「我指著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就是我兒子約拿單犯了罪,他也必死。」(撒上 14:39上),於是他要求掣籤,他先將自己家族與子民分成兩大類,因他心中想自己沒有犯錯,而子民因剛吃了帶血的食物故應是子民犯錯,自己及家人會置身度外,故才有把握如此作,這又一次顯出他是一個衝動、沒有慎密思維的人,甚至常將責任委過於人,他是否合適作明君呢!

最終找出是約拿單違約(PPT v.41-42),結果他要在子民前承擔自己魯莽的誓言要殺自己的兒子,約拿單雖孝敬父親但也不忿的反問「我實在以手裡的杖,用杖頭蘸了一點蜜嘗了一嘗。這樣我就死嗎?」(撒上 14:43下),但子民知約拿單是無辜並不是刻意犯錯,故所有子民均維護他,為他求情說項「百姓對掃羅說:『約拿單在以色列人中這樣大行拯救,豈可使他死呢?斷乎不可!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做事。』於是百姓救約拿單免了死亡。」(撒上 14:45),結果掃羅在群眾壓力下才免兒子的死(其實若一個人魯莽立誓而不能實踐其承諾,神也給人機會藉一些補償解除其諾言--參利未記廿七章,可惜掃羅沒有用此方法)。

若留意此章掃羅先後起了三次誓(撒上 14:24, 39, 44),但他真的相信神、依靠神嗎?他的立誓往往有特別目的。可惜約拿單亦因此而成為被咒詛的人,而不能繼承其父作王,他也成了掃羅魯莽起誓下的犧牲品。

小結
在這章聖經我們看到約拿單對神的信心、勇敢及對子民的體恤;相反,其父成為一個強烈的對比,他輕視神--本要求問神,卻因環境有利自己而即時停止求問,他沒有體恤子民的需要。一位賢君、一位好的領袖最重要是為人民謀福祉、體恤人民的需要、幫助他們而非為自己,可惜我們看不到掃羅愛民如子,他只為建立自己的功績而輕忽民情,且沒有好好的探討問題、魯莽行事,故此他不配作王。

今天我們作領導也要體諒會友的需要,當然不是事事順從,仍要有原則,但要多體諒了解,給予適當的教導與挑戰,亦請為我們作領導的禱告,求神給我們智慧、愛心、體諒能力作出有效的帶領。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