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05 立回正軌

立回正軌
(徒 2:41-47, 4:32-35)

一.缺乏群體意識
初期教會成功震撼整個羅馬帝國非因人數眾多,若只是烏合之眾,沒有凝聚力、沒有生命結連是不能持久、不能影響他人。初期教會以緊密的基督團體出現,彼此以神的愛聯繫、互相扶持(徒 2:41-47, 4:32-35)。

因有好的團契生活,對主盡忠,縱使受到政府的逼迫、同胞的誣告、攪擾頻繁仍能從容面對、不被打倒。這種高度集中力、生命力是初期教會增長與抗衡力所絕對需要的表現與力量,這正是”團結便是力量”;但這種力量在我們的教會中找得到嗎?不少大教會均出現人多但凝聚力不夠,當中不少是過客,只是參與、享受當中的敬拜或聽一些動聽的道,但卻少與其他人交往,或要投入卻要一段非常長的時間,這是”大教會”的悲哀。

教會量的增加是祝福,量是質的基礎,我一向不太認同”重質不重量”這話往往是一些沒有量增加的人逃避現實的藉口,若質好量自然會增加,當然量增加了便會影響質素。教會人多了,牧者未必能逐一關顧、建立生命,這便影響了質素,故此要多訓練才能使質數提升。群體生活不單是聚在一起便足夠,而是有靈裏相交、彼此激勵。但往往我們的溝通只是表面、感情宣洩,而沒有信仰的反思,這又怎能成長。我們不要單有群體的觀念,更要有屬靈群體的觀念與行動。

今天我們缺乏對聖經中「群體神學」、「國度神學」的認識。現今個人主義高漲,我們一直以來又缺乏國家的意識,加上我們常常只提及個人與神的關係:個人的得救──「接受耶穌作我們個人的救主」使基督徒在個人主義路上發展因而缺乏群體動力觀念,結果做成教會的貧弱與疲憊,或許人數不少卻是鬆散,沒有生命結連及震撼力。

聖經的教導是:

在舊約聖經中,先知們在神啟示下預見未來的榮耀。理想生活是群體生活,國度生活是一個整體──願祢的國降臨──在此國度中神的榮耀透過祂的子民集體生活得以彰顯。

主耶穌宣講的是神國的福音而不單是個人得救的信息,天國的教訓在福音書的比重是遠遠超過個人性的福音,正如我們熟悉的登山寶訓一開始便講八福,八福講的第一個福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 5:3),天國又怎會是一個人的地方呢?而且其餘的特質多是要與人交往才表現到出來,如:哀慟、溫柔、憐恤人、使人和睦等,若不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又怎能活出此等美麗德性呢?可見群體的重要。

「教會」是神從世界呼召出來的群體,教會是單數卻由群體組成。一個基督徒不會稱作教會只有基督徒聚在一起才是教會,正如神是一位卻是三位一體的神,是單數也是複數,複數地單數。神在我們身上有個別、獨特的計劃,但仍是一個整體。沒有團契生活而想在這世界活出新生活是很困難的,個人救恩是集體救恩的必經步驟,但神的計劃不單是個人救恩計劃,集體救恩才是救贖中最終的目的。若沒有此群體意識,教會便會如散沙,以個人為重,便會失去應有的生命力。

初期教會只有十一使徒,起初聚會人數是一百廿人(1:15),在五旬節教會誕生、受洗便有三千人;及後「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2:47),第四章又記載超過五千男丁信主(4:4)。若單靠十一位使徒可應付過萬的信徒嗎?正因他們有群體觀念,互相向對方負責,故能互相牧養。若單將注意力集中在牧者們身上,無論牧者怎樣擺上自己也不足以應付龐大需要,所以我們應互相扶持。 

二.缺乏門徒意識
我們不太注重群體非因我們不知乃缺乏動力去作,缺乏動力乃因我們對自己身份不重視、角色模糊。

從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基督徒被稱為「門徒」共出現四十次,「信徒」只出現過一次(使 10:45),「弟兄或弟兄們」共廿五次,「聖徒」四次。他們歡喜用「門徒」乃因這代表他們的本質──是跟隨基督、學效基督的人。今天我們只「信」而缺乏裝備、學效、操練,結果成為「相信主義」的俘虜,只是頭腦相信,接受一些教條,而忘記了信仰不過是達到目的途徑,因此失去屬靈的能力。

使徒帶領初期教會很看重門徒訓練,由這人訓練其他人「你在許多見証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 2:2)他們回應主的呼召、學效主的榜樣、獻身給神、樂於裝備。於是各人均有承擔、關心牧養之工,教會才成長。本堂在事奉人數上是有進步的,然而普遍會友仍要加強是門徒的意識,好好追求、裝備作門徒,我們便自然成為精兵。

在使徒行傳中基督徒雖然用門徒的稱號較多,但並不表示其餘的身份不重要。這五個稱號合在一起是總括了聖經對基督徒的概念:
信 徒──相信及領受神的應許,使信心增長。
聖 徒──分別為聖,在世界是淤泥中的清蓮。
基督徒──被基督所佔有,降服於基督的愛中。 
弟 兄──與其他肢體是有互相關係、有責任。
門 徒──主的學生,跟隨者要自律、受操練。

我們清楚自己身份便不易失責,我們在平衡中要著重門訓。

三.缺乏犧牲精神(徒 4章, 5:17-42, 7-8章)
初期教會在成長中卻遭受一連串逼迫:彼得與其他使徒三次被捕下獄(4:3, 5:8, 12:4)且被鞭打,司提反被殺(7:58),信徒被清算、被捕下獄(8:3),雅各被希律所殺(12:1-3)。但他們信心沒有失掉、成長不會被扼殺。

逼迫的危機在神的恩典下竟成為教會增長的途徑,因為他們清楚知道甚麼是「背十架跟從主」,他們有樂於為主受苦、有犧牲精神;逼迫使他們彼此間關係更密切、更懂得依靠神。

「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祢僕人大放膽量講祢的道,一面伸出祢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著祢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 4:29-31)。他們視為主受苦是一件榮耀的事(5:41)他們毫無保留、投身在福音事工上,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計,所以在惡劣環境下仍能為主作見証,因逼迫他們仍熱切的傳道(5:41-6:1)。

逼迫淨化了教會,不再是「信徒」,逼迫提煉出最好素質的門徒、生命更純淨、信心更堅強。因面對逼迫,一些人的家產被奪、一些人陷在貧乏中,因為有犧牲的心、有愛的關係,他們凡物公用(2:44-45, 4:32-35),他們實在的付出。但我們面對別人需要、教會需要時,我們可有放下自我的享受而為主付出?這果效使人得幫助,別人注視而教會亦會因此而吸引更多人信主,福音因此被廣傳。

腓利將福音帶至撒瑪利亞(8:1, 4-8)及後更擴展至北非,還有安提阿、腓尼基、居比路、約帕、該撒利亞等。當日他們雖領受使命卻沒有完全遵從,但藉逼迫成為廣傳福音的催化劑,因此苦難成為變相的祝福。

反之,今天我們生活太安逸,結果不能在困境中求存。普遍教會太缺乏肯出代價、肯犧牲的信徒,甚至最應有的責任也不肯承擔,所以生命很快被摧滅──我們不願多用時間去追求,怕存款減少而不願奉獻,或額外奉獻。我們往往為自己設下底線,為自己有太多保留。我們缺乏了為主擺上、付代價的心,因此我們要多些學習初期教會、信徒、領袖的樂於為主付上代價的心,以為主犧牲為榮,這是教會的祝福。

當然一切問題均在乎我們對主的認識、經歷與尊敬否。若我們每一個肢體均對主有深切的認識,有深刻的經歷,便會銘恩情深,感恩呈心,不會再怕”犧牲”,因我們所謂的犧牲與主為我們所擺上的真是小巫見大巫。願我們能納回正軌──加強我們群體意識,重視我們身份,好好操練並願為主擺上!

反思:
我們可有群體意識?我可有向人負責任的心及行為? 當我見到肢體軟弱失落,我會否關心及如何關心? 我見到肢體生活上、讀書上、經濟上有缺乏時,我會否放棄一些享受而給予實際關懷? 我對自己是門徒的身份可有認真的重視、自律、受制? 在俗世中我可有活出聖徒的身份? 面對教會在經濟上的需要,我可有甚麼回應?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