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7,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151 彼前析讀(22) – 牧者告白

彼前析讀(22) – 牧者告白
彼前5:1-4

彼得用了較長的篇幅教導信徒要怎樣面對苦難,為主受苦乃是我們必需面對的──特別是當代的信徒,隨即他關懷教會的領導者、事奉者、長老(彼前 5:1-4)。

1. 長老職份

長老不一定是高齡的人,長老與監督均是初期地方教會的領袖,耶穌基督的門徒-即使徒-到某一地方建立了教會,他們往別的地方繼續他們的使命,便委任當地教會一些藉得信任的人作長老,帶領教會繼續有好的發展,「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徒 14:23)。所以長老是一個職份、教會中的領導者,即今天教會的傳道人,甚至是執事。

2. 彼得自稱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彼前 5:1)

彼得在此自稱是”長老”,在此書一開始時卻自稱”耶穌基督的使徒”,兩者可有分別?彼得事實是使徒,一直接受主的教導,但也是長老,他是教會的領導者,福音的傳遞者。

但他是「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這是一個事實,因主被捕後、被凌辱、被羞辱,他──看在眼內,他是一個確實的見証人,他不單是一個旁觀者,更是具體的參與者,「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太 10:24),那麼主的受苦如此深,我們跟隨者豈能逃避呢!故此一個事奉神的人也同樣受苦是自然的事,正如彼得也因傳福音而被捕下獄,最終他是被釘十架而死,但不單是受苦,更是「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我們為主擺上必不是白費。

「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這句話更顯出彼得與那些領導者認同,絕不是高高在上。我們牧者、領導者雖然身份、職份有所不同,但在本質上我們卻是神的兒女,我們要與肢體認同,並不能分割。若我們分割了,從上而下的教導這信息是沒有生命力的,變為空洞無物的宣傳而已!

3. 牧養群羊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彼前 5:2上),聖經常用羊來描繪他的子民及兒女,主也自稱自己是好牧人,「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 10:11),當主復活後也同樣將牧養的責任託付彼得,「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 21:17下)。故牧者的責任是牧養,有屬靈的餵養,這是很重要,若我們只是關心會友,只是約出來閒話家常,只是友誼式的探訪,甚至幫他們處理一些危機,如:喪禮、婚姻危機,那與一些社工、沒有信仰輔導機構有甚麼分別呢?他們也提供著這些服務──甚至比我們做得更好、更專業,那麼牧者與他們有甚麼分別呢!故牧者必定要給會眾有屬靈的餵養,每次見面除了關懷更讓他們對神有更深的認識、依靠與體會,教會不單要”好人”,更需要有”好牧人”。

牧者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關口──對羊的態度及愛──「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那些羊不是屬於牧者,羊的主權乃是屬於神,不是牧者自己的產業,牧者只是受託去餵養──但又不是雇工。聖經清楚指出事奉者是牧人而非雇工,雇工不會將羊放在心上,「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約 10:12-13)

這裡更清楚指出牧養的方法不是按牧者的喜好、性格去作,我們蒙神呼召便需全面擺上,不再用自己的問題作藉口。我們餵養的飼料、牧養的方法均要依從羊的主人──主耶穌──所訂的方法而作,要愛他們,照顧他們,但又不是自己的”財產”,懂得放下,但又不是疏懶。

以西結書34章耶和華指責當時的宗教領袖(結 34:2-6),神指責他們吃脂油──搵飯食,卻不牧養,沒有醫治,沒有纒裹,流失的更沒有尋找──此點出現了三次;「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的羊因無牧人就成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我的牧人不尋找我的羊;這些牧人只知牧養自己,並不牧養我的羊。」(結 34:8)神廢除他們的職份(結 34:10),而親自去作;神所作的便是我們每一個牧者應好好的跟從,「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結 34:15-16),這便是按神旨意照管神的群羊,這也是我們衡量牧者的標準。

4. 三不三是

隨即彼得指出長老──教會的領袖有三個是,三個不。

(i) 不是勉強,乃是甘心

「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彼前 5:2中)

神從不迫我們服侍祂,祂給我們自主權,祂更沒有欺騙我們,祂清楚的指出這是一條艱難的路,要付代價。我們走上這條事奉的路便需將神的使命內化,使這使命成為我們人生的方向、目標、思想、良心,甚至是我們的生命,完全委身,惟有這樣我們才會甘心樂意去作,並不會斤斤計較,竭盡所能的餵養他們。

長老不應計較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成敗得失,乃以基督作榜樣──好牧人為羊捨命;相對之下我們付上的算甚麼呢!曾幾何時會有牧者願為羊付上生命的代價呢!

(ii) 不是貪財,乃是樂意
「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前 5:2下)

當然不能否認有些人或許是因為未能找到一份好的職業而走這條路,但這樣的人又怎會有好的服侍呢!

不能否認世上的財富是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會使我們的焦點轉移,事實保羅時代亦有底馬貪愛世界而離開事奉行列。牧者不是因沒有更好的機會才無奈留下,若有機會”轉工場”、”轉業”仍堅持遵守神的旨意,這才是最寶貴(最大的考驗),故仍是樂意事奉。

(iii) 不是轄制,乃作榜樣
「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彼前 5:3)

「轄制」這字原意是將主權加諸他人身上,要人完全遵從,但若我們清楚知道那些羊是神的羊並非是我們的產業,不是屬於我們的臣民,除了教導聖經真理時無討價還價的餘地外,我們沒有資格要求會友完全遵行我們的心意,要他們全然順服。我們是用生命影響著群羊──乃是作群羊的榜樣。

我們不是單要講一篇好的道,乃是活出、實踐著我們所講說的,我們對神的信心、對使命的委身、對事奉的勤奮便是最重要的信息,深信會友常會問「你又怎樣」來詰難我們。

長老乃要將神永恆的道與今日的具體處境對話,將神的說話變成今日可實踐的信息,故此我們牧者一定要用生命去感染會友,必須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否則只會惹來會友反感,甚至用行動去表達不滿。

5. 永恆獎賞
彼得指出作長老、牧羊人委實不易,要求是高的,但他卻給我們鼓勵。

「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 5:4)

“牧長”便是主耶穌基督,因主是「群羊的大牧人」(來 13:20),因此我們是”牧長”之下去照管群羊,而將來我們會從主手上取得「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這指出我們所領受的祝福乃是永恆性,並非短暫,而這獎賞是”榮耀”的冠冕,是在眾先聖先賢前獲得,這是何等寶貴。

作為神的僕人必需具備牧者心腸,不是尸位素餐,以主作榜樣,愛那些羊但又不是以他們為自己的”產業”,只是受託,但卻仍要愛護、有屬靈的餵養,能將他們帶到神面前,提升他們的生命,並且用生命作榜樣,不是高壓轄制,更要甘心事奉而非斤斤計較。願我們每一個事奉神的人均有此質素,這定是教會的祝福。



歡迎肢體對牧者宣講作出回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