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9,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光從哪裡來?(鄧瑞強博士)- 2009.9.13

語音(廣東話): 題目:創世記:光從哪裡來?
Where Comes the Light?      
經文:創世記一3-5、14-17
證道:鄧瑞強博士

看過一個漫畫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女孩子死了,帶來很多疑問,引起很多討論。醫生認為:這與遺傳有關。死者的好朋友認為:這與感情有關。名牌手袋店的店員認為:這與最後的一個絕版手袋被別人買走有關。鄰居師奶認為,這與撞邪有關。死者的老板認為:與壓力太大有關。她的同事認為:跟待遇太低有關。只有死者自己知道:她的死,就是因為她深深覺得,世上沒有一件事跟她有關。」(參朱德庸:《什麼事都在發生》,漫畫故事:「原因」。)

生無可戀,是生命中最可怕的事。這生命就像跌入深深的黑洞裡,見不到任何人和事,只聽到自己寂寞的嘆息。

螻蟻尚且貪生。人生下來,按自然之理,不會生無可戀的。生下來的嬰孩,手要緊握的,不斷要抓東西,他有太多的人要抓住,有太多的事要把握,有太多的機會要捕捉。生命看來是充滿希望的。

但很快,這小孩子的手就被迫要放開。

這小孩子在地上爬,在地上撿到些什麼,準備放入口。大人們即刻走過來,強行打開他的手,將他撿到的東西拿走。

這個小孩子第一次明白,不是能抓住的東西便是好的。

到他長大一點了,他拖著女孩子的手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他覺得,他能拖住這女孩子的手到永遠。忽然有一天,這女孩子說不再給他拖了,因為她願意另一個人拖她。這個小孩子第一次明白,不是拖得久的手,便能永遠拖下去的。

待他更大一點,他便要面臨很多道德的抉擇了。他母親渴望他考試合格,否則她會很傷心,他很想母親開心,他很用功讀書,但在試場上,他面對著考卷,發現這是他最不熟悉的題目。他望天,想不到答案;望地,也不懂回答。望向別人的答題紙,卻發現答案。他想令母親開心一點,他作弊了。

有一次,女朋友問他,他心裡是否只有她一個?他望天,想起Amy;望地,想起Betty。然後,他以絕對肯定的語氣,對女朋友說:當然啦,我心裡只有妳一個。他講了一次逼不得已的大話。

他想起他看過一齣電影,叫Sophie Choice,在納粹時期,女主角Sophie,要救自己的一對兒女,便要答應納粹軍官的不道德要求。原來,在現實人生裡,道德抉擇從來不是在善與惡之中抉擇,很多時,是在兩種不道德的困境中抉擇。

我們故事裡面這個長大了的孩子,他渴望道德,但發覺越想實踐道德,便越揮不去不道德,心中也越感到罪咎。只有在不再去想道德與否時,他才感到片刻安靜,但是,人若對道德無所追求,生命還有價值嗎?

他感到自己嘆了一口無奈的大氣。在道德層面,他感到生命的黑暗。

揮不去的罪咎,是生命逃不掉的黑暗──第一層面的黑暗。

像跌入一個深深的黑洞裡,他無論如何努力,都走不出這個黑洞。

人的生存是需要意義的。問題只是:意義何處尋?光從哪裡來?

他去找朋友。他找到Peter,但他覺得Peter過份樂觀,未能明白生命的痛苦;他去找Paul,他又覺得Paul過份悲觀,比自己對人生更失望;他去找Mary,但他和Mary在一起時,有的只是慾念,道德的譴責瀰漫心頭。

想到慾望,他嘗試一下,盡情地滿足自己的食慾,是否能令生命快樂一點?快樂一點,是否能令生命覺得有意義一點?他去吃全城最貴的自助餐。很高貴的格調,看來很高級的人,當然,還有很多好吃的食物。他不斷地吃,卻感到空虛。當美食塞進口裡時,他更感到自己像一團無靈魂的肉。

他想起哲學史上最出名的一個快樂主義者伊壁鳩魯(Epicurus),這個快樂主義者認為,最高的快樂,是不追求快樂,享受一種無求的快樂。我們故事中的主角卻想,追求快樂不能排除空虛,這是對的,但甘於空虛卻也不能排除空虛,這卻是千真萬確的。

他真的要面對空虛,一籌莫展,接受這為他的命運嗎?

他要像那位神話中的悲劇人物「薛西弗斯」(Sisyphus)那樣,將石頭推上山,然後看著石頭滾下來,然後跑下山,然後再將石推上山,再然後,那石頭又滾下來.....做這種重複的無意義動作,就能令生命充實嗎?

若果動物園裡的一頭老虎不住地做重複動作,這就顯示,這頭老虎已經患精神病了。

我們這個主角感到空虛。

空洞、空虛、無意義,是生命面對的第二層面的黑暗。

不單如此,他感到一種死亡的威迫。

他有一位朋友,事業有成,兒女成才,家庭美滿,生命如花美好。然而,一個預測不到的絕症,折磨了他的軀體,取消了他的成就,破壞了他的家庭,取走他的生命。

縱使我們多麼努力去開展生命,但毀滅生命的力量卻如影隨形。

越成功,失去成功的威脅則越大;生命越美滿,越不敢正視死亡。

死亡──這取消一切的力量,是生命面對的第三層面的黑暗。

罪咎、空虛、死亡,將人放在無底的黑洞裡。

這是一個黑暗的人生。

不是身邊有人,或有種種物質享受,或有科技製造出來的光明,便能解開這種黑暗。

在人群中,卻感到無比寂寞;在享樂中,卻感到無比苦悶。在霓虹燈的璀璨裡,卻感到黑暗莫名。

如何描繪這人生呢?

創1: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簡簡單單的一筆,卻道出生命說不盡的黑暗。

淵面:是大水。在聖經中,大水代表混亂和黑暗的力量,它要淹沒我們的生命。

人生的黑暗,如何解除呢?光從哪裡來?

創1:2:「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神的靈在黑暗的力量之上。神的靈游走在我們黑暗的人生中。

有一種在黑暗之上的力量在活動著。

聖經的作者,和我們一樣,在生命種種的黑暗中。我們知道,創世記的經文,不是在太初之時寫成的,當經文最後寫成時,以色列民已經在歷史上經過無數艱難了。他們曾經勢單力弱、曾經為異鄉人,曾經為奴隸,曾經在曠野中掙扎求存。他們曾經在奴役的生涯中發出哀求,在曠野的路上發出絕望的嘆息。但是,當他們一一走過時,在生命的歷史中,在民族的歷史中,在世界的歷史中,他們體驗到,有一種力量,在黑暗的背後,在虛無的背後,在死亡的背後,支持著他們。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當他們靜下來,回顧歷史,要寫下一點什麼,讓後世的人明白他們的心境時,他們的手輕輕的顫動,然後,懷著極大的敬畏,一筆一筆地寫下:
創 1:3  神說:「光!」就有了光。

寫下這一震動天地的句子的人,不希望後來的讀者誤解他們,以為這光可以在物質的自然界中找到,故此,隔了很多經節,要到創世記一14-17才提到自然光體的創造。

神說:「光!」就有了光。

罪咎、空虛、死亡,原先黑暗無邊,現在,這黑暗的無邊無際被中止了。它們被限定了,它們的力量不再肆無忌憚了。

創世記的作者如此寫:「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創1:4)

這種約束黑暗的光明,是黑暗的人生所需要的光明。這光明,不來自自然界,故此,在光天化日下,生命仍可以是黑暗的。這光明,不來自物質,我們看到,在富裕的社會,自殺的人更多。這光明,不來自人的智慧,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黑暗的真實。這光明,不是由世界已有的任何東西產生出來,無論這些已有的東西是人類多少年的文明成果。正因為這光明不是來自世界的任何東西,因此,也不被世界任何東西所取消。

這光明來到世界。

約翰福音 1:14這樣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 1: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我們活在罪咎的黑暗中,這黑暗會取消生命的光明嗎?

面對一個行淫時被捉拿的女人,主耶穌說:「我不定你的罪。」(參約 8:1-11)

一個罪人白白地被寬恕了。

是那個罪人本身有些什麼條件,叫主耶穌寬恕她嗎?沒有。

主耶穌說:「寬恕」,寬恕就成就了。

就像神說:「光!」就有了光。

不必假借什麼條件,也不能被世上任何事物取消。

我們活在空虛和死亡的陰影下,我們的生命還有光明嗎?

約翰福音 3:16 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充滿愛的神,在人生黑暗的深淵上運行,他說:「光」,就有了光,主耶穌也就來到世間。只要願意走向這光明,任何人也能在他裡面找到光明。這光明,不來自物質世界,而來自神的愛。

早幾個禮拜六,我在這裡參加了一個婚禮,伍渭文牧師主持。新郎和新娘互相立下盟誓,大意是:無論你貧窮或富裕、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美麗或醜怪,我都永遠與你在一起,令你人生美滿。新郎和新娘都說:「我願意!」然後這布幕便拉開,光從外面射進這個昏暗的禮堂。伍牧師便說:「一天光晒!」然後宣佈禮成。

一句「我願意」,就讓兩個人的生命「一天光晒」。從今以後,兩個人有了生命的承托,找到愛,懷著希望前進。

可以想像,神看著在生命幽暗中的人,他願意叫所有人能過美滿的生活。他說:「我願意」,這就是說:「光」,於是「一天光晒」。但願,我們也因此,獲得生命的承托,找到愛,懷著希望前進。

以弗所書 5:8-9:「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

(但願榮耀歸給聖父、聖子、聖靈。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