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音手冊)伍、主耶穌的行蹤
蘇佐揚
一、瑪拉基至主耶穌的歷史
- 波斯統治猶太全國,至紀元前三百三十年為止。希拉王亞歷山大戰勝波斯後,猶太國亦歸希拉(希臘)統治。
- 紀元前三百二十三年,亞歷山大死於巴比倫城,因無子承繼王位,遂將國權分與他的四個將軍,成為四個國家,其中兩國是敘利亞(西流庫將軍SELEUCUS統治)和埃及(多利買將軍PTOLEMY統治)。
- 此時猶太國便成為敍利亞與埃及的緩衝地帶。有一百五十年之久,非並於敘利亞,即屬於埃及,直至猶太馬客比朝代興起為止。
- 紀元前一六七年,猶太祭司馬他提亞MATTATHIAS起革命,他的五個兒子均饒勇善戰,長子猶大在一六五年戰勝他的統治者:敘利亞王安提阿庫.以比反斯ANTIOCHUS EPIPHANES,奠定馬客比祭司王朝,統治猶太國一百年,直至被羅馬帝國佔領時為止。
- 紀元前六十五年,羅馬著名將軍龐貝(POMPEY)戰勝敘利亞,猶太國便成為羅馬的附庸,正式歸羅馬帝國統治。
- 以東人大希律在紀元前三十七年,因為羅馬皇帝寵愛,被封為猶太國王。大希律娶了馬他提亞後裔的一個女兒馬利安為妻,因此得到馬客比朝的一部份人擁護他。
大希律生性殘暴而卑鄙,首先殺了他的妻舅亞利多布,和妻子的祖父許加挪(HYRCANUS八十歲)。又在紀元前廿九年把他的妻子和三個兒子也置於死地。後來要殺害嬰孩主耶穌時,把伯利恆城和城附近的嬰孩都殺掉。
- 大希律死後,猶太國被他的三個兒子分治:
- 亞基老管轄猶大省和撒瑪利亞並以土買(太一22)。
- 希律安提帕管轄加利利和比利亞(比利亞即約但河外);聖經只稱他為希律王(太十四1;可六14;路三1、19,九7)。
- 希律腓力二世管轄特拉可尼,以土利亞和低加波利(意即十座城,為十座希拉移民新城),這些地方,半屬敘利亞,半屬帕勒斯坦(路三1)。
- 亞基老在紀元前四年即位,紀元後六年被羅馬皇亞古士督罷免,以後委任巡撫代掌皇權,每人在職時間數年,次序如下:
- 敘利亞巡撫兼理之(紀元後六年)。
- 哥波紐斯COPONIUS(紀元後七至九年)。
- 安比維亞AMBIVIUS(紀元後九至十二年)。
- 安紐魯孚ANNIUS RUFUS(紀元後十二至十五年)。
- 華勒流.革拉圖VALERIUS GRATUS(紀元後十五至廿六年)。
- 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紀元後廿六至卅六年,主耶穌傳道時期,是在彼拉多任內)。
- 當時羅馬在位的該撒(意即皇帝),從主降生到保羅殉道時共有五人。
- 該撒亞古士督CEASAR AUGUSTUS(紀元前廿七年至紀元後十四年)。
- 該撒提比留TIBERIUS(紀元後十四至卅七年)。
- 該撒加利古拉CALIGULA(紀元後卅七至四十一年)。
- 該撒革老丟CLAUDIUS(紀元後四十一至五十四年)。
- 該撒尼羅NERO(紀元後五十四年至教會遭大逼迫時,保羅與彼得均在尼羅手下殉道)。
二、大希律三代家譜
大希律,以東人,紀元前四十一年為猶太王,曾娶十妻,其中四妻所生之子,與聖經有關。大希律為人殘忍,殺嬰孩後,被神刑罰患癲狂症,紀元前四年病逝(太二1、16、19)。其家屬婚姻,無倫理道德,為東方人所恥。
一妻馬利安生子亞利多布,孫子為希律亞基帕一世(徒十二 1;被蟲咬死;徒十二23)及孫女希羅底(先後嫁叔父希律腓力一世,及叔父希律安提帕)。亞基帕一世生亞基帕二世 (徒廿五13)、百尼基 (先嫁叔父,後嫁兄弟亞基帕二世;徒廿五13,23)及土西拉(嫁巡撫腓力斯;徒廿四24)。
二妻亦名為馬利安(大祭司西門之女),生子分封王希律腓力一世(太十四3~6,可六17~22;路三19),他娶了希羅底。
三妻馬他客,生希律安提帕(加利利分封王;太十四1,可六14,路九9,路三1~19;先娶亞哩達王之女為妻;林後十一32,後奪弟婦希羅底),及亞基老 (管治猶太省;太二22)。
四妻革流巴特拉生希律腓力二世 (以土利亞與特拉可尼分封王;路三1) 。
從馬太福音到使徒行傳,經常發現希律的名字。希律不是人名,乃是一個統治者的稱號,有點像埃及的法老,羅馬的該撒。如果不清楚希律的家譜,便會笑話百出。比方說,希律王想殺聖嬰耶穌不果,便殺施洗約翰以洩憤。到後來彼拉多審判耶穌的時候,希律又藉機會戲弄耶穌。到使徒時代希律又殺了使徒雅各,結果為神所罰,被蟲咬死。
這裡的一段記載中己經有三代不同的希律,殺聖嬰的是大希律,殺施洗約翰和戲弄耶穌是希律安提帕。殺雅各而被蟲咬死的卻是希律亞基帕王一世,他的兒子也稱為亞基帕(二世),又是另一個亞基帕了。
三、耶穌三十歲以前的行蹤
(紀元前五年至紀元後廿六年夏)
- 愛因.開陵(AIN KAIRIM)。主的母親馬利亞,從拿撒勒起程,探望她的親戚以利沙伯,傳說是在「愛因.開陵」城,此城在耶路撒冷西北,那時馬利亞己經懷孕(路一42;太一18~25)。
- 伯利恆。馬利亞和約瑟到伯利恆城登記戶口時,主耶穌即降生於該處(路二1~21),第八日行割禮(路二21)。
- 耶路撒冷。耶穌出生後四十日(滿了潔淨的日子),被帶到耶路撒冷獻於神(路二22~30)。後來東方博士遠道來朝,獻上禮物然後從別的路回本國去。
- 埃及。約瑟帶著馬利亞和主耶穌遵神命逃到埃及去。希律王那時殺盡伯利恆及四境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孩子(太二1~18)。
- 拿撒勒。希律死後,約瑟全家回到拿撒勒(太二19~23)。紀元後六年,耶穌十一歲之時,亞基老王被羅馬皇帝亞古士督罷免,以後由巡撫代理羅馬皇帝統治猶太國。
- 耶路撒冷。主耶穌住在拿撒勒,直到三十歲。但在十二歲時(即法律認為成年之人),首次和父母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與眾教師討論真理,後來回到拿撒勒,直到受洗的日子,向眾人露面(路二49~52)。
地名解釋
- 伯利恆 意即糧食之家(伯字在希伯來文是家或屋之意。如伯特利、伯法其、伯賽大等),但亞蘭土語卻作「肉身之家」,道成肉身,生在肉身之家,實具有重大意義。城在耶路撒冷南九公里,雅各妻拉結葬於此地,現有拉結墓的古跡。此城是大衛老家,故又稱為大衛城(路二11),君士坦丁之母希蓮娜在此建禮拜堂一所,至今猶存。帕勒斯坦有兩個伯利恆,一個在西布倫的伯利恆,在猶太以北(書十九15~16),一個是在猶太省境內,故稱為猶太地的伯利恆(太二1)。
- 耶路撒冷 意即平安居所。為猶太國京城,東距約但河及死海廿二公里,西距地中海四十六公里。城建在四個山之上,即錫安山(ZION),摩利亞山(MORIAH),阿克拉山(ACRA)和伯斯他山(BEZETHA)。東西南三面均有山谷。城有三重牆,各牆皆有守望樓,城周圍約有六公里半。今名以利苦茲(EL. KUDS)是阿拉伯的名稱,意即聖城。有人猜想阿拉伯人(回教徒)在以前聖殿的原址建築很大的回教寺,不准猶太人入內(本人並不認同)。今耶路撒冷分四部份:東北為回教徒區,西北為基督徒區,東南為猶太教徒區,西南為阿美尼亞教徒區。城高於海面三千三百公尺。
- 拿撒勒 意即枝子或分別,是西布倫的一座城,高出海面五百公尺,城中有一水泉。舊約無此地名,所以先知書並無「祂被稱為拿撒勒人」的預言(太二23)。但馬太根據以賽亞書十一章1節「枝子」二字,與拿撒勒三字原文同音義,指主耶穌是耶西的枝子也是拿撒勒人,作相關語筆法。還有一處,就是士師記十三章5節,「拿細耳」三字與拿撒勒三字亦同音義,指主耶穌為拿細耳人,住在拿撒勒,亦雙關語。此城在下加利利,南距耶路撒冷一百零五公里,東距他泊山九公里,西北距多利買(即亞河)三十六公里。今名「以利.拿細拉」(EL.NAZ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