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0,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分享)財主

香港 蘇美靈

路加福音提到特別多關於財主的事,包括耶穌兩個比喻裡的財主,可能作者身為醫生,觀人於微,刻意留意一些特權階層的人的動向和生活習慣。根據法利賽人、文士和祭司的教導,財富是神賜給祂所喜悅的人,他們自以為義,而在當時的社會,法利賽人都屬於富有的人,他們的生活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安逸的。

無知的財主 (路十二 16-21)

不論任何社會,大多數人都是中下階層者,絕少數是十分富有的。在這比喻中的財主,神斥責他為無知的人,因為他有用不完的財產,況且理財有道,曉得精打細算,由於田產太豐富,可能年年大豐收,以致積存太多的穀物、油、酒,所以他要拆掉原有的倉庫,蓋建一個更大的,容納他額外的收成。他當然不明白「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 8)的道理,認為自己運氣好, 一生不愁衣食,他的財富都是自己多年悉心經營的成果,所以盡量積存為自己日後享用,他完全沒有想到在他的週圍有多少窮困、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街上以討飯為生的傷殘者,他們衣不蔽體、不得溫飽,需要善心的人去賙濟他們。但這財主卻視而不見,只想到自己的安逸。他還對自己豪言:「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路十二 19)。怎料人的生命豈是自己可以掌管呢?神在天上可能暗笑,今天晚上便要收回你的靈魂,你大費週章,為自己積攢的財物結果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別人必享用你所有的。你連享用最後一頓飯的機會都沒有。

奢華的財主 (路十六 19-31)

在耶穌那個時代,大多數人日常所穿的衣服都是素色的,鮮有其他顏色,因為染色的布匹必定是昂貴的。細麻布已是上等布料,染上了比黃金還貴的紫色,更顯得高貴。一般人若只靠勞力工作的話,收入可能傴夠餬口,況且人的外衣也可能是晚上蓋着的被子。但這財主卻身穿紫袍,他雖然並非王族,卻穿上代表王族的紫色衣袍,以示高貴的身份。徒十六 14 記載「有一個賣紫色布甴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那麼呂底亞的顧客必定非富則貴,而她也可能是精明的女商人。

這財主不單衣著豪華,可能他的家也像皇宮那樣富麗堂皇, 聖經說他「天天奢華宴樂」,他致富的原因不明,但他提到有五個兄弟,生活方式和他一樣,他不希望他們也會遭受同樣的下場, 所以要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去勸告他們。那麼他們六個兄弟同樣也是財主,極有可能是承繼祖先或父親的遺產,像那浪子可以獲得父親的財產一樣,所以一生不愁衣食,養尊處優,天天高朋滿座,有用不完的錢財。可是在他門口的乞丐拉撒路卻要吃他桌子掉下來的食物(原來古時富有人家在用飯時先以麵包擦手,然後才拿擺在筵席上的佳餚美酒,那麼擦過手的麵包像紙巾一樣, 隨即扔在桌子下面,讓乞丐或狗隻食用。可七 28 記載那迦南婦人很有智慧的對耶穌說,狗也吃桌子掉下來的碎渣兒)。但這無名的財主只知道自己享受,搜羅各地的美味與朋友分享,卻毫無憐憫的心,對拉撒路視而不見,認為他滿身生瘡,只能與狗隻為伍, 是罪有應得,可能他犯了什麼罪,不像他那樣得到神的賜福。不過他容許拉撒路在他門口討飯,沒有驅趕他,也算是通情達理。

憂愁的財主 (路十八 18-23)

跑來找耶穌的財主被稱為少年人(太十九 20;可十 17)。

在當時,卅歲之下的都被稱為少年人,在司提反殉道時,掃羅負責看守那些作假見証者的衣裳,徒七 57 稱他為少年人,但少年人掃羅卻可以得到當時大祭司(可能是該亞法)的文書去捉拿亯主的人。所以這少年人的財產很可能來自他的父親或家族。從他和耶穌的對答,可知他並非無知或者奢華,像「二世祖」的少年, 揮霍和追求物質的享受。他幼承庭訓,父母教導有方,品性應該馴良,從少就遵守律法上要求的誡命。在一般人的眼光看來,他應該屬於無可指摘的虔誠人或義人了,因為無論禱告、賙濟、禁食、安息日必到會堂敬拜神,定時獻上律法上要求的祭物,獻上十分之一,他都盡了責任,應該是神所喜悅的人吧!更難得的是少年得志,又作官,有權有財有勢,但仍然跑來,更謙卑的跪在主前,求問祂要作什麼才肯定得到永生。他沒有好像西庇太夫人要求耶穌將來得勢時,讓她兩個兒子作祂的左丞右相,也沒有求祂賜他長命百歲,有更多的日子享受財富。可是耶穌的答覆使他極度困擾,若要變賣所有,那麼我豈不是身無一文,我也不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方式,要命的是還要跟隨耶穌作祂的門徒,他怎可以放下身段和這班「無知的小民」為伍,過居無定所、食無定時的生活?結果他憂憂愁愁的走了。

悔改的財主 (路十九 1-10)

撒該的財富應該是不義之財,因為他以訛詐及貪污的手段欺騙得來的,身為稅吏長,有權有勢,不單欺詐猶太人,可能也會瞞上騙下,在上繳的稅收中從中取利。他可能努力的工作,經過耶利哥城門口的人休想逃過他的眼目,必定要繳付多倍的稅項, 可是他雖然是財主,卻深知這些財富都見不得光,身為猶太人, 必定知道神的眼目察看一切,結果在審判台前都要面對面向神交代。他的朋友也與他一樣,是稅吏和一些被人瞧不起的罪人,一同幹着非法勾當,別人都恥於與他們為伍。驅使他放下身段,穿着稅吏長的衣袍,爬上桑樹去「看」耶穌的原因,可能是他心中的不安。他的良心告訴他,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能長久的。耶穌來了,抬頭一「看」,撒該的世界改變了。他主動說若訛詐了誰, 要還他四倍,更將一半財富分給窮人,這麼一來他一無所有了。

結果他「歡歡喜喜」的下來了,和那憂憂愁愁走了的少年財主成了強烈的對比,後者的財富是纏累他進天國的重担,但撒該放下了錢財,使他輕輕鬆鬆面對未來的日子。耶穌更應許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不單他一人得救,他和他全家都成為蒙恩的人。

無良的財主 (雅二 1-8;五 1-6)

無論古今中外,特別是今天跨國企業的總裁或富有的雇主,一般予人有無良雇主的印象,在舊約,先知亞摩司和瑪拉基多次提及富人如何欺壓窮人,在新約,雅各書多處提及富人如何剝削工人。二章 3 節說即使在敬拜神的會堂裡,富人獲得優待,可以上座,窮的要坐在腳凳下。富人豈不是欺壓他們,拉他們到公堂去,又褻瀆神的名?非但沒有人敢譴責他們,更待他們如上賓。

雅五 1-6 更數算雇主的不是,如何剋扣工人的工資,以致這工資有呼聲上達萬軍之主的耳中,今天豈不是一樣麼?在世界各地,特別是一些所謂暴發城市或地區,他們從貧窮國家輸入大量廉價勞工,卻待他們比奴隸不如。在一些已發展城市,工人往往被大財團欺壓,以致每天工作十多小時仍未能得到合理的工資維持溫飽。雅五 1-6 所描繪的,豈不是今天一樣適切麼?富人,未必是大富戶,可指一般中上階級的,包括教會內的亯徒,享受豐富的物質之餘,有否想到我們在神面前的虧欠呢?恐怕神會追討我們欠那些為我們工作者的債。

富足並不是罪,人擁有物質也不是罪,但作為一個盡責的管家,深知人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財物、才幹、時間、生命,都是神託我們管理的,我們要怎樣用,需要極大的智慧。敬畏神只是我們人生的起點,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神必加給我們智慧,在這路上所行所作的榮耀神。若我們濫用和誤用神所賜給我們的, 我們已是虧欠了神的榮耀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