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忘記背後 努力向前
美國 莊純道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十三節教導我們要忘記背,這話是否合理呢?因為它是出自聖經,我們便把它合理化。事實上,我們很難忘記往事。年紀大的人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有慘痛的經歷;有些人走難,妻離子散;有些人升官發財,事業有成等等。這些事深深印在他們的腦海,怎能忘記呢?上了年紀的人都樂於說「想當年我怎樣怎樣」。很多名人寫回憶錄。多數美國的總統卸任後都這樣做,獲得豐厚的利益,這証明很多人想知往事。
昨日的確有令人不能忘懷的往事,有令人鼓舞的成就,有甜美的回憶,更有數不盡神的恩典。我們怎能忘卻往事呢?年紀越大,對最近所發生的事很易忘記,但對以前發生的事,猶如昨日發生。精神分析家說,人是被過去的經歷所塑造的。昨日的經歷影響了我們的思想、情緒,更形成我們的潛意識。
保羅說忘記背後,相信他是要忘記自己不光彩的往事。他以前逼害教會是他崇高的目標。我們在電影看見黑社會頭頭作威作褔是如何威風,相信保羅逼害教會也是意氣風發,洋洋自得,得到很多人的鼓掌,下屬的尊崇,祭司、文士、法利賽人的認同。他迫害基督徒,要用自己的方法獲得別人的嘉許,用殘暴的行為獲得善報。他積極蹂躪基督徒,直至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主,被主的大光光照,他痛改前非。從迫害主的頭目變成窮傳道。對他來說,往事不堪回首。
昔日我在香港政府工作的時候,有助理、秘書、大寫、文員協助我。來到美國工作,開信件、整理檔案、打字、打印、貼郵票,去郵政局寄信……等等,都是我一手包辦。回顧昔日,怎能不無感慨?若然我只陶醉在以前風光的日子,我一定不會做好我在這裡的工作。
保羅回顧過往的事,以前覺得光榮,現在感到不光彩,所以極力忘記它,他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
昨日已經過去了,它可能成為往前走的踏腳石。只顧陶醉在過往的成功和歡樂,我們會忘卻今天的責任和明天的機會;停留在昨天的苦難和失敗,我們會活在灰暗的日了裡,永遠看不到明天的晨曦。
昨日是過去式,已經結束了,今日我們應該如何生活呢?或說如何過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呢?保羅教導我們消極方面要忘記背後,積極方面要努力向前。這裡有三方面的意思:
1. 將以前負面的事轉為能力去做正面的事情。保羅以前逼迫基督徒,他進到他們的家,連男帶女拉他們去坐牢,又對主的門徒發恐嚇兇殺的話。他其實是與基督耶穌作對,他知道是錯的,他悔改歸主後,把這種負面的行為轉變為正面的能量,努力不懈為主工作。他為主傳福音,建立教會,寫書信。他的書信成為教會的寶藏。他為主受苦、下監獄,毫無怨言。
2. 將過往失敗的經歷作為鑒戒,正所謂前車可鑒,不再重蹈覆轍。保羅覺悟前非,他在那裡跌倒,便在那裡站起來。以前我們走錯了路,離棄主、失敗、冷淡,灰心、懶惰、逃避。現在要靠主,重拾起初的愛心,努力向前,向著標竿竭力追求。
西漢末,東漢初的時候,國家內戰。有一位將軍,一天坐在一家客棧門口,看見街上有一條大漢,頭上頂著一個水缸走來,忽然這大漢絆了一跤,水缸從背後掉下來,”匡噹”一聲摔得粉碎。奇怪的是,這人頭也不回,繼續向前走。將軍看見這一幕,一躍而起,一把抓住那人,問道:「壯士,你的水缸掉下來打破了,為何你也不回頭看一下?」那人笑著說:「水缸已經打破了,再看有何益?不要耽誤我走路。」將軍馬上邀請他入伍,後來他成為一代名將。
3. 忘記背後是180度的改變,以前向左,現在向右;以前在黑暗裡,現在面向光明。過去活在罪咎和失敗裡面,現在痛改前非,靠主得勝。
《奇異恩典》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的作者是約翰牛頓(John Newton),他幼年喪母,隨父航海,服兵役後,在販買奴隸船上工作,經常在非洲一帶販買奴隸,染上水手們放蕩的生活習慣,吃喝嫖賭,奸詐欺騙,無所不為。日後鬧出事,反而在非洲作奴隸之僕,過了幾年非人生活,幸得在英國的父親差人去營救他。
1748年春,從非洲返英途中遇到風暴,船險沉沒,他在絕望中讀到肯培斯(Thomas Kempis)的「效法基督」,心受感動,矢志洗心革面。39歲被按立為牧師,他在餘生中反對畜奴。《奇異恩典》是他重生的經驗。離世前,他為自己寫下墓誌銘:
【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個犯罪作惡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僕,但藉著救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復建並獲赦免,被指派宣傳福音的事工。】
忘記背後,努力向前是保羅積極的表現,他身體力行,獲得巨大的成就,流芳百世,我們要效法他,不是漫無目的向前,乃是向著標竿,就是主耶穌。如此,我們就會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榮神益人,得到上帝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