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4,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甚麼是幸福?

牧師的發問

某次教會聚會期間,牧師問會眾:「倘若你現在感到生活幸福,請你舉起手來。」立時全場鴉雀無聲、毫無動靜,沒有一個人舉起手來。這樣的結果實屬預料之內,因為華人較為含蓄,就算自己感到生活幸福,也不願意向人表露;況且這個年代被物質主義蹂躪,家庭關係愈趨疏離,幸福變相是一個抽象的名詞,是不能達成的夢想。

我年少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沒法騰出時間陪伴我和弟弟,媽媽會給我零用錢,讓我去買早點。週末早上,我便拿著錢包隨意地選購熱騰騰的小食回家,然後和弟弟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播放的動畫劇集;這種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十分幸福。

後來我從事設計工作,因為找到自己喜愛的職業,無論事務如何艱辛疲倦,總是帶給我很大的滿足感。雖然那時候朝晚都是重覆同樣的生活模式,我卻十分享受這種平凡的幸福。學者普遍認為現代人不快樂,主要原因是不滿足於現狀。人們都在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消費主義說穿了只是奢華,其實人存活只需要基本的生活所需。崇尚物質主義的人生觀,把幸福攔阻於門外,人們不斷在尋找幸福,卻不知道幸福在咫尺之間。難怪以色列所羅門王說: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原來幸福就是懂得享受已經擁有的東西,滿足於分內的各樣事情。

博士的見解

英國愛爾蘭著名聖經註釋學家巴克萊博士(Dr. William Barclay)表示,幸福的生活必須擁有三個不可缺少的要素:盼望、工作和愛心。盼望是生命的動力,在困倦中屢敗屢戰,不斷燃點追尋夢想的熱忱;工作是享受上天賜予的機會,盡展所長,讓人藉此回餽社會;愛是人類的根源,人有愛與被愛的需要。這三個元素讓人平衡而有意義地生活;但是理論歸理論,幸福是否取決於怎樣過活呢?

有一天早上,我如常開車送孩子上學,我問上了高中的孩子:甚麼是幸福?他說每天在接送的時間,可以與父母暢所欲言,分享天南地北的事情,這樣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那麼簡單?對!就是那麼簡單!

孩子與同學閒聊,發覺他們很少與父母對話;他的意思是,事無大小、傾心吐意的聊天,所以他認為與父母保持坦誠溝通,是十分快樂的事。我們與兒女自小就分享生活點滴:包括情感、信仰、工作、藝術和娛樂,孩子也照樣勇於表達自己。我們之間從來沒有隔閡,他們時常與我們分享生活的體會,因此滿足了愛與被愛的需要。這種有質素的家庭時間,能鞏固美麗而正面的人生,幸福之道就能簡單地在生活裡實踐出來。請你也來享受自己所擁有的:包括你的健康、家人、朋友和工作,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厚賜;然後請你放膽去追尋更宏大的夢想,把未來的幸福抓緊在手裡。

甚麼是幸福?

最後問問你,甚麼是幸福?請你想一想,給自己一個幸福的詮釋。

然後給你一個瞭解別人的機會!請你問問身邊所愛:甚麼是幸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