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1,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人禍、意外、天譴(鄧瑞強博士)2016.3.27

語音(廣東話): 請按→
[手機收看]或[手機收聽]下載。

主題:人禍、意外、天譴
經文:路加福音 13:1-9
證道:鄧瑞強博士

各位弟兄姊妹,早安。

今年農曆新年前後,發生了兩場地震。

新年前,發生了台灣高雄地區的206地震。年廿八,清晨時分,一場地震,震碎了多少人的美夢。原本是團圓的日子,對很多人來說,卻是永別。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由於不同的地殼板塊的摩擦、擠壓、相撞而引起的。新年後,發生了另一場地震。這次地震,卻不是由於「地殼板塊」的運動造成,而是由於「政治板塊」的摩擦、擠壓、相撞而造成。這次地震是年初二清晨時分香港的旺角暴力事件。原本是喜慶的日子,但很多人卻頭破血流。

地震的恐怖,在於我們立足的大地--我們以為堅固的大地,在裂開,在崩潰,在瓦解。當我們立足的大地在瓦解時,我們便不再知道應立足於何處。人在地震中,依附的任何物件,都在震動。你無法把持一些什麼,可令自己穩定下來。你腳下的大地,在顛簸,在搖動,在怒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這句子原是<共產黨宣言>裡的一句句子,正好用來形容地震所帶來的分崩離析。

1995年1月,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或稱「神戶大地震」),受災地區滿目瘡痍,像大戰過後的情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對這大地震作了深度沉思,寫出了一系列的短篇小說,後來這些小說結集成《神的孩子全跳舞》(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一書。在書中,村上春樹藉小說主人公說:「可也真是不可思議,地震這東西。我們從來都深信腳下地面是牢固不動的,甚至有『腳踏大地』這樣的說法。想不到有一天事情突然變得不是這樣。本應堅固的地面、岩石竟變得液體一樣軟軟乎乎。在電視新聞上聽到了,是叫『液狀化』吧?」(《神的孩子全跳舞》,頁76)正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在這小說裡,各人都因地震而改變生命。有人因為地震,不再接受現在的、不假思索的、了無新趣的生命。有人因為地震,不再想及明天,今朝有酒今朝醉,誰知地震明天不會在自己腳下發生呢?有人因為地震,常常回憶悲慘的畫面,無法投入生活。也有人因為地震,積極地尋索生命的意義,積極地尋索當大地分崩離析後雙腳仍可立足之處。簡言之,地震震碎了他們固有的生命,他們要在地震的廢墟中重新站起來。

台灣的高雄地震,救災的情景,令人動容。社會整體,無分藍綠,每人都盡上自己的本分,每人都獻上最好的禮物。有人免費送上飯食,有人免費提供住宿。沒有失蹤者被遺棄,那怕她只是一個精神失常的流浪者。每個離世者的遺體都被重建,而獲得應有的人性尊嚴。希望這次地震,能修補台灣的社會裂痕。願天父看顧台灣。

至於香港因不同政治板塊撞擊而造成的流血事件,則令人心傷。板塊相撞而形成的壓力,總是需要宣洩的。令人心傷的是,我們的社會最終竟然只能以這種方式宣洩政治壓力。這次政治性的、社會的地震,震碎了香港社會一直以來以為是堅固的社會地基。我們以為,就算一百萬人上街,都不會砸碎一個櫥窗。忽然,地震了,我們立足的大地,頓然崩潰了,留下了無底的深淵。這個深淵能否填補,現在不能知道。願天父看顧香港。

若我們身處大自然的地震的災場,看見生命的失去,我們將有何話可說?若我們身處政治的、社會的地震,看見有人失去生命,我們將有什麼想法?

若我們將這些事告訴耶穌,耶穌會如何回應呢?

讓我們看今日的講道經文:路加福音13:1-9。
路13:1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
路13:2 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路13: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路13:4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路13: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路13:6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
路13:7 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路13:8 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路13:9 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那個時候,有人將一件事情告訴耶穌,經文說:「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新漢語譯本》的翻譯較簡明,說:「有一些人來告訴耶穌,有些加利利人在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了。」

加利利人,不是耶路撒冷人。耶路撒冷人較接近羅馬的權力中心,為了生存,已學曉與權力打交道。他們未必是建制派,卻與權力建制保持恰當關係。加利利人,相對耶路撒冷人而言,是草莽之人。草莽之徒,活在社會邊緣,容易成為革命分子。加利利,是革命分子的溫床。耶穌被稱為「加利利人耶穌」,這稱呼頗堪玩味。

經文提及,有一群加利利人去獻祭。在當時,獻祭之地就是耶路撒冷的聖殿。這群加利利人往耶路撒冷獻祭時,被當時統治耶路撒冷的殖民官彼拉多懷疑為革命分子。看來,這些人當場被殺了,他們的血和他們的祭物攙在一起。

這是一場人間悲劇,是一場社會地震。一群人、一群加利利人、一群社會的邊緣人,他們或許是平民,或許是革命分子,或許是抱有革命想法的平民,無論如何,他們當時的舉動,只是獻祭,只是一種宗教上的行動,只是表達生命的敬虔。這殖民官是殘酷的,或許他認定他們是革命分子,或許他不確定他們是革命分子卻要先下手為強,或許他根本只是「有殺錯無放過」而藉此去震攝他人。這是政治板塊的撞擊,一場造成流血的社會地震。

耶穌對這事有何看法?

當時,有另一件悲劇發生。經文提及,「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若不計這是否涉及「豆腐渣工程」,這事純屬意外。台灣地震的傷亡,主要也是來自塌樓。塌樓造成人命傷亡,無論是意外,抑或天災,總令人向神發出疑問。

耶穌,這些人禍、意外,算是一種天譴嗎?

這些人禍、意外、甚或天災,耶穌,你有一種說法嗎?

我們聽聽主耶穌的回答。
路13:2 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路13: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路13:4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路13: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首先,耶穌為那些人禍、意外、天災的受難者的人格尊嚴,討回一種公道的看法。或者說,耶穌為這些已逝者洗刷污名,洗刷旁觀者可能給他們的種種污名。在耶穌看來,這些受難者不比其他人更有罪,不比其他人更值得死、更應該死,他們不是遭受天譴。耶穌保護了這些已逝者的人格尊嚴。

其次,耶穌的回答,改變我們處理問題的位置。面對人禍、意外、天災,我們可能會扮演審判官的角色,評論那些受害人。或許,我們會說,他們身為被懷疑的加利利人,為何這麼蠢,走去耶路撒冷呢?明知那是豺狼彼拉多的地盤,走過去不就是送死嗎?他們怎麼還不檢點,行動惹彼拉多的懷疑呢?這些人在人禍、意外、天災中傷亡,是純屬不幸、咎由自取、抑蠢鈍過人,抵死有餘呢?他們是否比人差了點什麼?或者終極地說,他們是否比別人更有罪?耶穌的回答,拒絕這一切問題,拒絕我們扮演審判官的角色。

與其問別人是否更愚蠢、更抵死、更有罪,不如看看自己到底活出個什麼生命來。在人禍、意外、天災中,有人死了,他們去到了人生的終點。耶穌以此來問我們,我們如何面對我們自己的終點。在生命的終點裡,我們將面對那位對生命作全盤審問的上帝。與其評論別人、審判別人,不如面對上帝的審問,檢視自己的人生。與其作一個審判官,不如作一個被審判者。這不是說,不問世事,走向內心,找一內在的安頓之處;而是說,將天下人的生死,看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我們不能作「花生友」,只作旁觀者,對他人指指點點,而是視他人的生死,與自己生命之所當行、所當活,憂戚與共。無視他人的生死,令生命蒼白。在他人的生與死的提示下,面向上帝對生命的審問,活出一種不會空白地生、空白地死的生命,才是正道。

面對人禍、意外,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都要如此滅亡」,耶穌這樣說,重點不是要去評價人禍與意外中受害者的人格與價值,而是要去指出死亡本身可能揭露的意義。死,可以輕於鴻毛,可以重於泰山。死,可以控訴生命的空洞,也可述說生命的永恆內容。那些受害人遭受的死,揭露了生命的空洞的一面。但是,生命可以不是這樣的,死亡也可以不是這樣的。人,總有一死。面對死,面對大限,也就是面對那位對生命作全盤審問的上帝。死亡面前,如何好好生活,以致在死亡臨到的那刻,不是感到生命的無限空虛,而是體會活過的這一生的無限意義呢?

如何能在大限臨到前好活一場呢?

耶穌說,要悔改。悔改,是生命的轉向。從面向塵世之人和塵世之物,轉向萬物以外的上帝。這種轉向,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對有權力的人來說,就是不要倚仗權力去成就自己的詭計,要明白權力來自神,要向神負責。死亡一到,你的權力和計謀,對你有何益處呢?對擁有財富的人而言,要明白財富是為你和他人的幸福而擁有的,財富來自神的祝福,要向神負責。以金錢幫助有需要的人,就是眼目從金錢轉向神。對心中憂傷的人而言,心中不要緊緊抓住過去的傷痛,要仰望神,要將那些傷痛交給神,要以神的寬恕去面對令你傷痛的人。你的人生要向神負責,若你只注目自己過去的種種,怎能好好地大活一場呢?

要悔改呀,否則人生就是白活一場,死亡臨到時,只會感到空虛一片。

面向上帝而活的人,面對人禍、意外、天災的受害者,不會對死者指指點點,反而會負起生命的責任,在能力範圍內,力圖使以後的人不需要再經歷那種無意義的死亡。若不義叫人受苦,就要抗拒不義。若意外叫人受傷,就要力圖查找意外的根源,將意外的根源根治。若天災叫人受害,則要確保一切設施合乎規格,減低天災帶來的傷亡。

這是一個地震後的世界,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你在咖啡館飲咖啡時,有人會向你開槍;你在劇院裡聽音樂時,炸彈會在你身旁爆炸;你在超巿買日常用品時,你會忽然一命嗚呼。耶穌說,要悔改,要面向神,要在死亡臨到前活一種有永恆意義的生命。

路13:6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
路13:7 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路13:8 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路13:9 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無花果」與「葡萄園」,都代表神的子民。三年,代表生命已有足夠的成長時間。你已夠成長了,但是,作為神的子民,你的生命仍未悔改,仍眷戀塵世,仍只活出空洞的生命。簡言之,生命仍沒有應有的果子。園主說:「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既然這生命無用,讓他終結吧。這是對我們生命的審判。然而,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且慢,多留一會吧!這是神的恩典、忍耐、憐憫。

每一刻,都有人經驗人禍、意外、天災;每一刻,我們都面對死亡;每一刻,我們都面對神對我們生命的審問;每一刻,神都宣判我們的大限已到;每一刻,神又以祂的恩典和憐憫寬容我們,托著我們。

弟兄姊妹,在大限忽然臨到前,悔改吧。

最後,我以劉進圖弟兄的一段話作結。劉進圖弟兄,前明報總編輯,於2014年2月被凶徒斬了六刀,生命忽然徘徊於死亡的邊緣。他在《迎鋒而立--刀後「劉」言》(香港:明報出版社,2015)一書裡這樣說:「除了身體的運作規律改變,住院的日子還帶來了思想、情緒和心靈深處的變化,我的感覺就像進了修道院,每天都在默想沉思,在探索一些過去因太過忙碌而無法了解的事情。如果朋友問我,有甚麼得著?我會說,得著很多,一是原來過去日忙夜忙的事情,有許多並不是真正重要的;二是原來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並不是正常的;三是原來每天生活裡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四是原來這個社會有許多人比自己不幸,需要關懷。你也許會說,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吧。是的,可是我過去一直看不見。」(頁143)

但願:榮耀歸於聖父、聖子、聖靈。阿們。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