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與糠粃(林豪恩先生)2011.12.4
(由於錄影系統出現問題,本集內容未能提供任何收看、收聽服務!)
題目:果樹與糠粃
經文:詩篇第一篇
證道:林豪恩先生
一. 經文
1 : 1 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1 : 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1 : 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候結果子, 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1 : 4 惡人並不是這樣, 乃像糠粃被風吹散。
1 : 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 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1 : 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 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詩篇第一篇是一首「美麗與智慧並重」的詩。它描繪出美麗的景象:「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它也道出了人生的智慧:「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今天,讓我們在欣賞這首「美麗與智慧並重」的詩的時候,同時反思我們的生活態度。
二. 釋經與應用
1.實在與虛浮
讓我們想像兩種景象,第一種是「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第二種是「糠粃被風吹散」。「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的景象,給人一種實在的感覺,我們可以環抱樹幹,可以嗅嗅果子的味道,可以摸摸樹葉的紋理;相比之下,「糠粃被風吹散」給人一種虛浮的感覺,沒有可環抱的,沒有可品嚐的,也沒有可觸摸的,當下就隨風飄散。詩篇第一篇以這兩種景象來比喻兩種人生,人們很容易就意識到,「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象徵實在的人生,「糠粃被風吹散」代表虛浮的人生。在比喻的世界,實在與虛浮對比強烈,人們輕易地作出選擇,取「栽在溪水旁的樹」而捨「被風吹散的糠粃」。
回到現實的世界,虛與實卻不再是那麼分明。有些人把實與虛玩弄得似是而非,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令人無從判斷。有退休人士,拿著退休金去銀行請教:如何能夠穩穩陣陣地既保本又有利息收呢?金融衍生產品過於虛浮,退休人士不宜沾手,債券就是穩健實在之選,既保證本金安全,又有利息收。後來,他們痛苦地認識到,在金融世界,以為實在的,原來也可以是很虛浮的。以他們的遭遇讀詩篇第一篇,可能有這樣一個版本。
不從 I Band 的計謀
不站 accumulator 的道路
不坐「孖展」的座位
惟喜愛實在多於虛浮
晝夜挑選
這人便為安全
他要把積蓄放在雷曼債券上
按時候收利息
本金也不枯乾
凡他所要的基本開支盡都供給
現實並不是這樣
乃像肥皂泡被風吹散
因此,當爆破的時候,本金也站立不住
保本與不保本也是如此
因為財技魔術師知道虛實互換的道路
冒險與穩健也都滅亡。
人們除了把虛實弄得似是而非,令人難以分辨之外,更進一步指虛為實,貶實為虛。詩篇指出,好像「栽在溪水旁的樹」一樣實在的人,他們「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而好像「糠粃被風吹散」般虛浮的人,則「從惡人的計謀,站罪人的道路,坐褻慢人的座位」。矛盾就在這裏出現。人們同意「栽在溪水旁的樹」為實在,但在現實中卻往往視「耶和華的律法」為不實在;人們同意「被風吹散的糠粃」為虛浮,但在現實中卻認為「惡人的計謀」更實在,因為「惡人的計謀」比「耶和華的律法」往往令人更有效地達到目的。例如耶和華的律法要求人們要忠誠和正直地生活,人們的回應則是「忠忠直直,終需乞食」。有些人認為忠誠與正直是捉不實,抓不住的,填飽肚腹的感覺更是實在。按這樣的邏輯,誠信實在,還是入讀名校實在呢?誠信是看不見的,摸不到的,但名校是可以看見的,可以坐幾年時間的。因此,怎可能為了虛無飄渺的誠信而犠牲入讀名校的機會呢?相同的邏輯,發展是硬道理,價值是點綴品;經濟增長必須保證,品格培育談談就算;搵錢最實際,仗義相助請往武俠小說裏尋。當一個社會視價值、品格、仗義相助為虛無縹緲得可有可無,同時視發展、經濟增長、搵錢為最實在的時候,審判就臨到這個社會。當人們在媒體看著那位二歲的小女童被車輛輾過兩次,十八位路人視而不見,怱忙走過而沒有停下來施以援手的影像,審判不單臨到那剛好被攝入鏡頭的那十八位路人,同時也臨到整個社會。
但願這些使人不寒而慄的不幸影像,喚醒人們不要總是把能掌握在手中的才視為實在,而把其他的都貶為虛幻。詩篇第一篇指出,耶和華的律法雖然手不能握,但卻是實在的,因為這是創造主為被創造者設下的生存之道,是人類社會能夠按創造的美意而存在的基礎。上主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可福音13:31)。甚麼是實在,甚麼是虛幻,我們是時候要反思一下。
2.時序與即時
讓我們再想像「栽在溪水旁的樹」這幅圖畫。詩篇描述「栽在溪水旁的樹」的其中一個特徵是「按時候結果子」。「按時候結果子」對古代人來說,是美好及合理的期待。美好,因為果樹克服了風雨及蟲害的挑戰,終於結成果子;合理,因為果樹必須按著自然定律,在到某個生長週期才會結果子。然而,現代人未必認同「按時候結果子」是美好的和合理的,反而感到這是令人難以忍耐的狀況。
從前,人們依循著四季運轉的時序而生活。例如,我們在夏天吃西瓜,在冬天吃火鍋。現在,無論甚麼季節,想吃西瓜就有西瓜吃,無論甚麼天氣,想吃火鍋就有火鍋吃。「按時候結果子」表達一種有時序的生存狀況,人類配合著四季運轉,配合農作物生長期,配合家禽家畜成長日子而調節自己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現在,人們要求即是滿足欲望,不想等候,不想愛到大自然和時序的限制。那麼,人們會怎樣做呢?例如,我們不想等到夏天才有西瓜吃,可以怎樣做呢?
人民網的記者有這樣的觀察和報導:「綠油油的西瓜、黃澄澄的鴨梨、紫珍珠似的葡萄、紅艷艷的荔枝...冬季里各色反季節水果飄散著陣陣或濃烈或淡淡的果香,源源不斷地走進千家萬戶。可就在人們品嘗美味的同時,也不斷傳出一些不和諧音:濟南、西安相繼有三四歲男孩女孩因吃早熟的”激素水果”過多而出現男孩長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狀...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水果種植業已較多應用,一株果樹從幼苗至成熟可以使用十几種激素...使用激素后可增產20%左右。(陳海:「注射催熟劑膨大劑防腐劑,激素水果危害大」,《人民網》)
人們忍耐不了「按時候結果子」的等候,想要吃雞就吃雞,想吃牛肉就吃牛肉,然而,雞如何能長得那麼快,去滿足人們一日三餐雞排呢?牛如何能長得那快多,去滿足人們一日五餐牛排呢?要突破時序的限制,要消除等候的難耐,人類總有辦法,把生長激素打進家禽家畜體內,人們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即時的滿足。
「按時候結果子」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要求人們與大自然配合,要求人們與時序配合,因此要求人們等待;以最快的速度逹到即時滿足,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好像讓人擺脫自然與時序的限制,消除了等待的難耐,不過,也不是必然美好,有時可能帶來災難的。
日本和德國花了多少年日,才能夠把火車提升至現在的行走速度呢?我們只花了三、四年時間,就迎頭趕上了。2010年12月3日,京滬高鐵「和諧號CRH-380A」在山東南部試車成功,飆出486.1公里時速,再度刷新全球鐵路營運試驗的最高速。在人們都追求更高速度,追求即時滿足的時候,有人忠言逆耳地建議我們學習等待,體會等待的情操。
中國,請停下飛奔的腳步。
等一等你的人民,
等一等你的靈魂,
等一等你的道德,
等一等你的良知!
不要讓列車脫軌,
不要讓橋樑坍塌,
不要讓道路成陷阱,
不要讓房屋成危樓。
慢點走,
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
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
每一個人都能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
詩篇第一篇提示我們,「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的人,未必會得到即是滿足,速度也未必比別人快,他們得到的,只是「按時候結果子」的應許。然而,詩人同時指出告訴我們,其實,能夠「按時候結果子」,「這人便為有福」。要不要尊重和接受四季運轉的時序,動植物成長的時序,我們的兒女成長的步伐,並且以此來調整我們的生活態度?這些將會是我們越來越不能逃避的問題。
3.可持續發展與一殺那光輝
讓我們又回到「栽在溪水旁的樹」,以及「糠粃被風吹散」這兩幅圖畫。栽在溪水旁的樹每日一點一滴地生長,變化緩慢,要看它的花朵,可能要等一年,要見它的果子,可能也要等一年。有時,植根於泥土的果樹,看見隨風飄揚的糠粃,在陽光照耀之下散射出的光芒,有時可能會羨慕它的瀟灑和不羈。
隨風飄揚的糠粃的瀟灑和不羈,畢竟只是殺那間的光輝,它本身沒有生命,也不可能延續生命。栽在溪水旁的樹,雖然變化緩慢,但它本身卻是實在的生命,而且透過所結的果子延續生命。就是這棵有生命,並且延續生命的樹,為不少人帶來了希望,其中一位包括《安妮的日記》的作者──安妮.法蘭克。
二戰期間,安妮和家人為了躲避納粹軍隊的搜捕,只好藏匿在狹小閣樓裏,與外間斷絕一切聯絡。每天,一家人都得忍受無止竟的黑暗恐懼,以及從收音機傳來死亡人數的噩耗。而能支撐安妮求生意志的,就是看見窗外一棵隨著四季成長變化的板栗樹。「我們望著窗外的藍天和那棵板栗樹,光禿的樹枝上還滴著水珠...樹木彷彿是銀色的,我們都被這幅圖畫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日記,透露了安妮渴望自由的心情,她始終堅信殘酷的屠殺終將結束。「板栗樹是那麼茂盛,甚至比去年更美麗...」(《浦公英》2011年10月)
一棵有生命的樹能夠為別人的生命帶來盼望,一棵有生命的樹即使倒下,仍然能夠延續生命。數十年後,這棵170歲的板栗樹在一次風雨中倒下了。然而,樹上所結出的150顆種子,卻被分送出去,如今在各地發芽茁壯,繼續為世界帶來希望,如同當時為安妮帶來希望一樣。
詩篇第一篇再一次邀請人們思考及選擇生活態度。「惡人的計謀」,「罪人的道路」,「傲慢人的座位」有時會令人得到隨風飄揚的快感,讓人感到從心所欲的瀟灑和不羈,有時會令人享受到一殺那的光輝。「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的人,可能好像植根於溪水旁的果樹一樣,沒有那麼瀟灑和不羈,而且變化緩慢,不肯仔細觀察,或者沒有耐性待候它開花結果的人,甚至以為它千年如一日。不過,這卻是能夠延續生命的生命。
曾經何時,為了滿足欲望,人類遇樹砍樹,遇山開山,遇海填海;那裏有燃油就去抽取,那裏有礦物就去發掘,那裏有市場就大量製造。人類為自己能夠戰勝大自然而沾沾自喜的時候,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成就的時候,突然發現,森林和草原變成了沙漠,清潔的水源變得罕有,清潔的空氣越來越差稀少,礦物能源快將用盡,氣候越來越極端...原來,我們的成就只是一殺那的光輝,我們的生活方式取消了很多事物的生存機會。當大自然以災難的方式告回饋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醒覺這是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審判。
詩人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耶和華的律法不單為人類共處定下原則,同時也為人類與大自然共處建立規範。創世記告訴人們,人類出現之前,天地日月的運轉已經設定,海洋陸地已經分佈,動物植物已經滿遍。我們可以用這個角度解讀詩人的意思:若上帝所創造的人類能夠與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和平共處,這人便為有福。當我們維持大自然的生命,讓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維持人類的生命,並且延續人類的生命。
三. 總結
詩人指出,如「栽在溪水旁的樹」一樣的人,是「有福的人」,因為他是實在而有根有基的、有生命而且延續生命的,更會按時候結果子的。「栽在溪水旁的樹」結出的果子是怎樣的呢?那就視乎它是甚麼樹,橙樹長出橙,蘋果樹長出蘋果。「喜愛耶和華的律法」的人結出的果子是怎樣的呢?保羅在加拉太書有這樣的描述:「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信實、溫柔、節制」。願我們的心靈被詩篇第一篇的美麗所滋潤,願我們的生活被詩篇第一篇的智慧所指引。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