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摩西: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 (出 2:11-25)
摩西長大了,他將是大有可為、前途似錦的王子,但是他卻還沒準備好來帶領任何的追隨者,不論是埃及人、猶太人或這兩個種族的人民。他偏心、衝動又狂暴。他因著年少時所犯下的大錯,付上了往後四十年逃命的代價,遠離他的親人和埃及王宮,也失去一切大好的機會。然而,這漫長的等待並不是一大浪費。摩西學習在他的安樂窩之外生活,與其他人接觸,並回應神的命令。

有人說,當我們祈禱的時候,我們不一定得到我們想要的。神會以三種方式來回答我們,那就是「是」、「不」和「等」。為甚麼要等呢?有什麼理由?有什麼好處?又會有什麼獎賞?

要得神的稱讚,先立下好榜樣 (Applaud the Necessary Example)
2:11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裏,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12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13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甚麼打你同族的人呢?」14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出2:11-14)

在一九九二年洛杉磯大暴動期間,一位NBC 收音機記者 (Steve Futterman) 看見搶犯從一間商店中奪了一些貨物,記者問其中一位歹徒說:「你拿了甚麼東西?」那人好尷尬地看著在旁的記者和攝影機,回答說:「沒有,甚麼東西都沒拿!」

希伯來人摩西學習到的是:消極的渴望、惡意的雄心和反面的進攻,這些都不是理想的方法,而且無法帶出什麼好結果,畢竟謀殺根本不可考慮。摩西的行為也因此被暴露、被譴責、也被處罰。

錯誤的方式總不能做正確的事情,事情的結局並不能證明手段是正當的,快速修補也不是長遠的解決辦法。最諷刺的是,摩西認為能減輕以色列人重擔的方法是使用暴力 (出2:11)。他試圖以牙還牙,去解決問題,卻導致一敗塗地的結果。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 (出2:11) 與摩西「打死」埃及人,都使用相同的原文字「打」 (出2:12)。

當王子摩西緊接著要處理兩個希伯來人之間激烈的爭執時,那欺負人的霸王不客氣地挑戰摩西的權力 (13節)!沒有道德權柄的力量已經沒有說服力,起不了作用了。他的疑問可以用另外兩個問題來回答:「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麼?」(出2:14)

使用權勢去領導,是無法令人接受的;使用說服力的領導,才值得稱讚。但更好的領導方式是得到他人的許可與認同。那希伯來人給摩西一個有關奴隸的自由很好的教訓。奴隸的主人能夠指責、逮捕,甚至殺死他們的奴隸,但是他們永遠無法吩咐他們的奴隸如何思想,也不能主導奴隸的信念與選擇;主人只能控制奴隸的身體,卻不能控制他們的心思;他們能決定奴隸行動的自由,卻不能決定他們思想的自由。權勢迫使人們服從你、順從你或懼怕你,但是用說服的方式才能改變人的思想、感受或意見,然而只有得到他人的認同,才能帶來最終的改變。

摩西習慣了要做就做的方式,不必尋問或接受意見。他以為因為他是埃及王子,就有權殺死埃及人;或著因為他是忠誠的希伯來人,他應該殺死那埃及人。但是當他願意承認自己是與希伯來人同等的時候,他就需要尋求同胞的意見。一個奴隸必須忍受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但是與奴隸同等的人也必須忍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摩西若先得到相關人士的許可,那麼他在裁決、控制、糾正事情上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稱讚的。

要被神使用,且接受教導 (Appreciate the Necessary Education)
2:15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16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她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羊。17有牧羊的人來,把她們趕走了,摩西卻起來幫助她們,又飲了她們的羊。(出2:15-17)

當摩西聽到一個希伯來人發出兩個問題來挑戰時,他感到極度地害怕,他要逃走,改換身分。但在米甸曠野, 他才開始真正受訓練和裝備,成為一個牧人、僕人和客旅。

摩西所受最好的教育不是在埃及的宮殿裡,而是在米甸的曠野裡。他在社會學校裡獲得牧養、聚集、保護和引導羊群的最高學位,而他的羊群沒有防禦能力、又骯髒、又愚笨。不久,他就知道羊的本性、習性和脾氣,也懂得接納、喜愛和培育這些依賴慣了的動物。對四十歲的摩西來說,此時改變自己並不算太老或太遲。

原為王子的摩西同時也學習如何事奉,而不是被伺候,這跟他以往的背景和地位有天壤之別。他也學習到努力工作的價值,勇敢地在嚴熱的天氣,處理雜事,並完成每件事情。此外,摩西學會保護無助的人 (出2:17),忍受在野外口乾舌燥的滋味,照料軟弱的動物。如今的摩西不需要聽命於什麼人的要求,也不必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回報或得到什麼好處。他總是清早就起床,準時上工,而且有始有終。華麗博士 (Dr. Howard Whaley) 對摩西有這樣評論:「有人說摩西的頭腦以前比現在大,不過神對他說話之後,他現在的心胸比以前更廣闊。」

最後,帶著父親身份的摩西說:「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出2:22) 作為寄居的外國人、漂泊者和客旅的摩西,不知不覺已經培養出自己面對將來工作的能力。他的寄居精神將幫助他渡過四十年曠野的生涯。將來摩西要應付沙漠地就沒有問題了,因為他曾經住過帳棚,坐在井旁,經歷過孤單、害怕和離家的生活。

要被神使用,要珍惜經驗 (Acquire the Necessary Experience)
2:21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22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23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 神。24 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25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出2:21-25)

經驗不是偶然的,總是需要時間。就像聰明、可愛又多嘴、才6 歲的漫畫人物小凱文 (Calvin),他曾經在電視劇中對他的朋友、兼心愛的玩偶虎伯斯 (Hobbes) 說:「我不喜歡真實的經驗,它難以明白!你總是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你沒辦法控制任何事情!我比較喜歡電視節目中的人生,因為你知道劇情發展是為了你的方便而包裝過的!我喜歡說故事的人生,這樣每件事都很有邏輯地進展到整齊的結論。而且如果你不喜歡所發生的,按一下「喀嚓」就可以換台,然後有不同的節目!那才是現實生活該有的情況。」

對於摩西所等待的時間,在23節裡有一段極為適當的描寫,那就是:「過了多年。」這在希伯來原文中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日子。

為甚麼神使用幾十年的歲月來訓練摩西?而且當時以色列人正在極大的苦楚、呻吟之中,不斷地向神發出呼求已達430年之久 (出12:40)。難到神不急著立刻差派摩西回埃及去嗎?緊急嗎?不急。對摩西來說,更重要的是要先獲得必要的經驗。

摩西需要再學習如何活出忍耐、實際、又有目標的生命。最後,在實際的家庭生活裡,摩西成功了。整體來說,他是一個受肯定的丈夫、父親、女婿和姐夫。他沒有怨言地加入另一個家庭 (2:21),甚至能在他太太的六個姐妹和岳父之間生存,他的岳父是祭司 (出2:16)、很成功、又與他同住一起 (2:21) ,而且意見很多 (18:19)。有個朋友曾開完笑說:「一個男人不能跟有以下三個條件的女孩結婚:她比你有錢,比你更高,比你聰明!但是只有兩個條件的話,還行!」

摩西也學習有耐心地在外地生活。他在米甸的曠野住了40年 (徒7:30),好預備自己將要在西奈山渡過四十年的曠野生涯。在一切事上,神有祂的時間和祂的理由。四十年的時間足以讓摩西擺脫過去,拋開他以往的包袱,重新面對未來生命中的挑戰。

結語:你的成長是否停滯不前呢?在哪裡停住了呢?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事攔阻你的屬靈成長,也攔阻你與神、與人的關係呢?當你必須等候,或者事情被拖延的時候,你是否懷著一個負面的態度去面對?學習尋求神、安靜自己,並為他人、生活和各樣事物來感恩。不要讓令人惱怒的人、不如意的環境和緊急的情況來控制你。或許我們都如同摩西一樣,在升高之前,須要先降卑自己。
—————————
[1] 本篇由高頌慈整理。
[2] Los Angeles Times 10/4/9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