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 2024

Vine Media

葡萄樹傳媒

超越貧與富(陳孟賢博士)- 2009.7.26

語音(廣東話): 証道:陳孟賢博士
題目:超越貧與富
讀經:雅各書1:9-11

我們一齊看聖經之前,我們再一次禱告:

天父感謝祢,給我們一群的弟兄姐妹能夠再一次地向祢敬拜,也一齊地來讀祢的話語,我們恭敬地將這段時間交在祢的手裏,求聖靈帶領我們進入真理,我們知道唯有聖靈能夠帶領我們進入真理,求祢幫助我們每一位弟兄姐妹都在這段時間裏頭蒙恩,得到祢的幫助,祈禱交託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很感謝神今天可以和各位弟兄姐妹一齊來敬拜以及一齊來看聖經。

2009年──大家都知道是金融海嘯,也是經濟不穩定的一年,這個金融海嘯帶來的後果如何呢?其實仍然還未明朗,所以今天我們一齊來看這個題目──超越貧與富 。

我們今天要看的聖經主要在雅各書第一章9-11節。我們不要看輕這三節的經文,雖然只有三節的經文,而且其中的用詞都很「大眾化」,沒有甚麼艱深的字眼,但正是因為這段經文的用詞及結構都是很普通,它就能產生眾多的聯想,可能的解釋是相當多,就反而不容易確定經文本身的原意,其實在聖經裏頭難解釋的經文往往是這類型的,就是用詞和結構都是很普通的,聯想繁多而不容易找出經文根本的信息,這類經文是難以去解釋的,而在經文中有一些很特殊、艱深字眼的經文,卻是較容易去解釋,你只要找到那些特殊詞語既定的定義,詮釋起來就容易多了!

我們看看這三節的經文,雅各書第一章9-11節:
1:9 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
1:10 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
1:11 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

在解釋聖經的歷史裏頭,這三節的經文,起碼有三種很不同而且主要的詮釋方向,今天可能會稍微的提一提第一種和第二種的取向,我自己就較為傾向第三種解釋的取向。

一、心靈性解釋

第一種解釋這段經文的方向,就是一個所謂「心靈性」的解釋,意思就是說,用一個心靈感受的角度來解釋這三節的經文。

根據這個取向,認為這段經文的重點,是在第9、10節的上半節:「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而且解釋的時候,是用一種心靈性的取向,意思就是說,認為這裏所說的「升高」及「降卑」都是指著「心靈」的經驗,因此這裏的「卑微的弟兄升高」或者「富足的降卑」,這個「升高」和「降卑」就被解釋為心靈裏頭的滿足或謙卑──當貧窮的人信了主後,他的心靈就富足了(心靈裏頭的感受就富足了);富有的人又怎麼樣呢?當他認識上帝信了主後,在上帝的面前就謙卑了,後果也是心靈的滿足了,所以都是很快樂的。像在第9、10節的上半節所說:「卑微的… 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也該如此」就是指著上一節的「喜樂」,是一個很「心靈性」的解釋。

以這種取向來解釋這幾節的經文,有沒有其他聖經的根據呢?都有!甚至在雅各書本身都有這種的經文,譬如第二章5節:「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 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麼。」是一種很宗教性、心靈性的銓釋,貧窮的人信主了,他在生活仍然貧窮,不過「在信上富足」,在心靈上滿足快樂。

以這種「心靈性」的解釋來說雅各書第一章這裏,動機是很善良的,聽起來也很屬靈的,所以就很討好基督徒,而且我們也很喜歡這種的解釋,因為聽起來很清高。生活上如何是不打緊的,生活上或實際的經驗是貧窮或富足都不打緊的,最重要是「心靈」是否滿足?但是縱使動機是那麼的良好,用這樣的解釋來看這段經文是有問題、有弱點的!

從釋經的原則來說,有一個問題:究竟用這種「心靈化」方式來解釋這段經文的內容,在釋經的原則上是不是夠紮實呢?有沒有問題呢?因為如果我們強行以「心靈性」來解釋,就有一個困難,就是在釋經的原則上所用的字眼,特別是「升高」和「降卑」兩個字,我們把它最正常、最直接的解釋癈去,將之改變,只要「心靈性」的解釋。如果你問問當時雅各書年代的那些初期教會,當他們收到這封信的時候,他們看到這兩個字眼「升高」和「降卑」,他們會如何去理解呢?其實對當時候的信徒來說,這字眼是很簡單、很直接及很正常的,它是指著「生活上」的經驗,是指著在實際經濟生活上你是貧窮還是富貴,是簡單不過了!不是談心靈的感受的,是指著實際生活的經驗,所以如果我們不採取這個直接正常的解釋,那在釋經的原則上是有問題的,且是有點牽強的,甚至會將我們自己的、先入為主的意思… 縱使動機是很善良,卻是強行地解釋進去,從釋經的原則來看,這是不尊重聖經,所以並不是可取的!

而且以「心靈性」去解釋這段經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容易將「屬靈」和「屬世」對立起來,形成背後另一個含意:如果上帝祝福我們,只有在「心靈」上的祝福,那就毋需提及有關「生活」層面的東西,如此一來,在實際生活上我們是貧窮或富足都已不打緊、不重要了,甚至不會加以理會了,只單單的能在信仰上得到上帝的祝福就是心靈的祝福、滿足及喜樂,這樣子的話,背地裏就是去把「屬靈」和「屬世」這兩方面給對立起來(上帝的祝福只會呈現在內心裏,而不是在生活層面裏頭)。

但我們需不需要以此來看待基督徒的信仰呢?其實是不需要的!基督徒的信仰是不需要將生活的經驗與信仰的祝福給對立起來。所以無論如何這是第一種對雅各書這段經文的取向性解釋。

二、無情的咒詛

第二種取向的解釋是剛剛好是第一種取向的相反,是蠻有趣的!第一種取向的優點,是第二種取向的弱點;而第一種取向的弱點,反而又是第二種取向的優點。從第二種的取向來看雅各書這裏,是有一種很強烈的釋經基礎,但確不容易和基督徒信仰中那些一貫的信念互相協調。

根據第二種的取向,核心經文被認定是屬於第10節上半節:「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這句,認為第9節「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只是一個過度語、一個引子,「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喜樂)」才是真正的重點!

但這重點是被認定為一種的諷刺語或反語!信息是咒詛有錢的人,這種所謂無情的咒詛,像「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是第二種解釋性的取向。以「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你們這群有錢人,以前就意氣風發、很了不起、很行,今天你們貧窮了」等等… 這類的咒詛。「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意思是:你也應該喜樂呀!這是一種諷刺的話。

用這種的取向來解釋雅各書第一章這裏,有沒有根據呢?有!

在猶太人文獻傳統裏面,有一個很強的基礎及根據,就是在他們的傳統裏確實有一種叫「無情的咒詛」,這乃是咒詛一些有錢的人、富足的人,在這種文獻的風格底下,甚至在雅各書其他的章節內也有出現,剛才大家一齊唸的第四章13節至第五章6節就是屬於這類的經文,你唸的時候或許也會留意到,其實那一整段的經文都是在罵那些有錢的人:
第四章講論到:你們這些有錢人,因著有錢就誇口,計劃要怎樣去發展你們的業務,但神卻說:「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 第五章就說他們為富不仁:工人為你們作工,你們不但不付工資,還尅扣工人的工資。所以雅各書第四章13節至第五章6節整段經文是一幅所謂「土豪劣紳」的圖畫,有錢的人不過是一些為富不仁的人。另外在第二章6-7節也是描述那些的有錢人,罵那些富足的人,雖然有錢、富足,但對人刻薄、對神不虔不義:「你們反倒羞辱貧窮人。那富足人豈不是欺壓你們、拉你們到公堂去麼。他們不是褻瀆你們所敬奉的尊名麼。」

所以這種的解釋取向,是有一個很強的文獻傳統在背後支持著。但問題就如剛才所提及的,就是它和基督徒信仰中那些一貫的信念不協調。

基督徒信仰中的一貫匡架就是「憐憫」、「挽回」,對犯錯、犯罪的人,不是一味的諷刺、無情的咒詛,而雅各書第一章9-11節,這一段經文是基督徒的貧、富觀,是一段很基礎性的經文,如果加上「憐憫」和「挽回」這些元素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這就不是一味的咒詛、指責,而是希望這些富足的人能夠有一個「當頭棒喝」的教訓,可以回頭去做一個善良、敬虔的富足人,並力勸他們不要倚靠自己的財勢,對神狂妄、對人刻薄,正如同提摩太前書第六章一段經文,那段正是教導有錢人應該如何當一個敬虔的有錢人:

6:6-10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6:17-19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有了「挽回」這個元素,就成為雅各書第一章的第三種的解釋取向了!根據這個取向來看雅各書一章9-11節,你就發現有幾個主要重點的信息。

三、得固欣然 失亦無礙
3.1、得固欣然
這段經文我們說它的主題是基督徒如何看成敗得失、富貴貧窮、人生的升降起跌。可是雅各的信息到底是想說些甚麼呢?在這個問題上,你會發現原來雅各為我們勾畫出基督徒的富貴觀、成就觀:對富貴、成就是「得固欣然」,這是第一個信息。

第一章第9節:「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現代中文譯本翻譯成:「貧窮的弟兄蒙上帝提升,應該高興」,新譯本翻譯為「卑微的弟兄應該以高升為榮」。講的是生活上的經驗(你實際上是富貴或貧窮),所以當你說貧窮的人能夠成為富足,你是應該喜樂、高興的,這便就是「得固欣然」。

為什麼高興啊?很正常的,一個人之常情之事。但重要的是,在基督徒的信仰裏頭,富足本身不是罪惡。雖然我們知道在人類的歷史當中,有一種的主義的確是把有錢看為有罪,而且這種主義在現實的政治世界裏,曾經擁有一個很強大的力量。但基督徒的信仰並非如此,基督徒不認為有錢就有罪,因為富足本身不是罪惡,人如果能夠享用現世當中的富足,在生活上是一種好事,所以人才會喜歡生活富足,而且不單單希望自己的生活富足,也希望別人的生活也富足,這也是一種的慈悲心,亦唯有如此,賬災、救濟的工作才會變得有意義(基督徒的確做了很多的賬濟工作,哪裏有災難,我們就去)。如果我們說富足本身是罪惡,有錢就有罪的話,那就根本不需要去理會那些救濟的工作,因為越窮越光榮嘛!假使越窮越光榮的話,那救濟的工作就變得沒意義,由他貧窮就好了!所以基督徒的信仰不應從這角度來看!

富足──上帝給你得到富足,你是應該高興的。當你能夠享用富足,又去分享你的富足,好讓其他人也能經驗到富足,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富足有它的「現世價值」──在現世的生活當中、人在富足當中,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雅各說基督徒的富貴觀是「得固欣然」。
3.2、失亦無礙
當然最精彩的是下一句,當雅各他說,我們看富貴、成就為「得固欣然」的時候,馬上在第10節就說:「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那這句就不簡單了。在雅各的思想裏頭,基督徒的富貴觀是「得固欣然」,但也「失亦無礙」──失去也無所謂,那這就不簡單了。所以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第10節上半節為:富有的人被扁低,也該這樣;新譯本的翻譯就是:富足的也不該以降卑為辱。

那為何「失亦無礙」呢?雅各是否在唱高調、發神經呢?基督徒的信仰不是一個唱高調的信仰,雅各是有很多的原因,使他說出這句話來的,為什麼可以「失亦無礙」?
3.2.1、沒有永遠的意義
第一雅各說,因為富貴沒有「永遠的意義」。第一章第10、11節下半節「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 草就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意思是說,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不承認,富貴是沒有永遠的意義──現代中文譯本把這裏翻譯成:富有的人要像野花一樣凋謝,富有的人在事業上忙忙碌碌的時候,也會像花草一樣枯乾凋謝;新譯本的翻譯就說:因為他如早上的花必要過去,富足的人也必在他的奔波經營中這樣衰落。這一種的思想就是講明了「人無法帶走地上的一分一毫」。聖經上也多次提及這一個的思想,這是聖經一貫的信息,譬如,舊約約伯記十四章1-2節、詩篇九十篇3-6節、詩篇一百零三篇15-16節、以賽亞書第四十章6-8節,這些都在強調一個相同的信息──富貴是沒有永遠的意義,但有現世的價值,所以「得固欣然」(當我們享用現世當中的富足,理當高興,可是因著它沒有永遠的意義,所以失去了也不需要太介意)。而且這些經文從舊約到新約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喜愛用「花」和「草」來形容、比喻人生的脆弱、短暫,所以雅各給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失亦無礙」。
3.2.1、生活中難免的事情
雅各繼續說第二個原因,為什麼基督徒的富貴觀可以「得固欣然、失亦無礙」呢?因為「得」與「失」是生活裏頭難免的事情,好像曾經有一齣很流行的電視劇主題曲,歌詞裏頭說:得與失是每個人都要經歷到的事,是一條成長之路,是每一個人都會遇見的,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與否,「得」與「失」都會發生在你我的身上,它不會在來臨前之際,先敲敲你的房門,徵詢你的意見說:「我來探訪你,好嗎?」,它絕對不會如此做的,它要來就來!

「得」與「失」是難免的事,就好像雅各在第一章11節上半節所說,「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就枯乾、花也凋謝」,「得」「失」好像太陽、熱風一般,它要來就來,不容你來選擇──「太陽出來、熱風颳起」。所以一個生命成熟的人,他會明白這事,他知道人生的鍛鍊(「得」與「失」、「成」與「敗」、「升」與「降」)是必然會發生,所以重要的是無論處在得失、升降中,都要保存一份「生命的尊嚴」,不要因著成敗得失、貧富升降就失去了生命的尊嚴,亦不要因為這些事,而看不起其他的人,不要以別人的貧富、貴賤而去看輕或看重別人,亦不要因為這些東西而看不起你自己或者過份看重你自己。

金融海嘯使很多人的財產少了一大截,我也不敢問那些投資顧問,他今年虧了多少?有些人可能會失業,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最可怕的不是失去這些的東西,最可怕的是當你失去這些東西的時候,同時也失去了生命的尊嚴──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生命的尊嚴。

英文的聖經譯本把這裏甚至翻譯成「驕傲」這個字,譬如,新國際的英文標準聖經(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 UK)譯本(第一章第9節至10節上半節):”The brother in humble circumstances ought to take pride in his high position. But the one who is rich should take pride in his low position…”;而英文的新美國標準聖經(English Standard Version)就用”boast”這個字”Let the lowly brother boast in his exaltation…”。採用「驕傲」這個字,當然不是鼓勵我們去驕傲,其實它是指著「尊嚴」這個字(生命的尊嚴),這種生命的自尊、自重,不會因為成敗、貧富、升降而有所改變,所以取了一個很強烈的字眼「驕傲」來說明這個意思──不要因為「貧富」、「升降」左右了做人那種基本的尊嚴。
3.2.1、上帝掌管一切
雅各說基督徒的富貴觀是「得固欣然、失亦無礙」,為何「失亦無礙」呀?第一、因為富貴在現世的價值卻沒有永遠的意義;第二、因為得與失是生活中難免的事情;第三、因為上帝掌管一切,畢竟是神掌管富貴、賞罰、施行公義,而我們強求也沒用,這就是雅各提出來的第三個原因為何「失亦無礙」。

這個信息在聖經中也多次提到,從舊約到新約,一貫以來都強調著這個信息:上帝的主權管富貴、賞罰、施行公義,人如何強求也於事無補。詩篇七十五篇4-7及10節、撒母耳記上二章4-10節、約伯記五章8-13節、路加福音一章52-53節皆強調這方面的信息。我們記得在撒母耳記上二章,是先知撒母耳母親的祈禱文、路加福音一章52-53節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祈禱文(很出名的尊主頌),而有趣的是,它們的內容都很相近,就是講到「上帝的主權」。

四、富貴觀的信仰信念
4.1、「永恆」的信念
所以總括來說,今天我們看雅各書第一章9-11節這一段的經文,我們說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是基督徒建立如何看待富貴、貧窮、成敗、得失的基礎性經文,基督徒「得固欣然、失亦無礙」的富貴觀,其實是基於幾個很重要的信仰信念,第一個信念是永恆的信念:富貴有它現世的價值但沒有永恆的意義──有現世的價值所以「得固欣然」、沒有永遠的意義所以「失亦無礙」;而且得與失是人生難免的事,縱使我們一生能夠保住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沒有失去,難到真能帶走一分一毫而離開世界嗎?這是從永恆的觀念去建立基督徒的富貴觀。
4.2、「上帝的主權」的信念
第二個信念去建立基督徒的富貴觀就是上帝的主權,上帝掌管貧富、賞罰,強求也沒用。
4.3、「人的價值」的信念
第三個信念去建立基督徒的富貴觀就是人的價值的信念,這是十分重要的。在上帝的眼中,人的價值是崇高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很高的價值,只要他是一個人,他就有一個很高的生命價值和尊嚴,為什麼?因為只要他是一個人,他就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創造的(創世記第一章),所以人就有一個很高的價值。

「得固欣然、失亦無礙」這個講法,表面上看來與「人的價值」相比較,好像有點矛盾,但其實不單止一點也不矛盾,也能相互統一。在「人的價值」的信念底下,因著人的價值是很高的,所以富足就能夠使人的日子好過一點、生活好過一點,是應當高興的,上帝也喜歡看到人的生活是幸福、國泰民安的,這是一件好事!但正因為「人的價值」很高,所以人就有高價值、高尊嚴,這樣貧窮根本就不會減少人生命的基本尊嚴,人不會因為貧窮而改變事實,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創造,或貧或富,人的基本的尊嚴與價值都仍是存在的,所以「失亦無礙」。在人的價值的信念底下就可以統一「得固欣然、失亦無礙」這個的看法。

五、總結

雅各書第一章的信息,其實是一個很實際的信息,是基督徒該怎麼去看升降、得失、成敗、貧富。

2009年下半年在經濟上、社會的穩定上會怎麼發展,其實我們仍然未知道,所以我們可能還會再面對一些的損失、一些的降卑(像第一章10節那裏所說的),但基督徒的富貴觀提醒我們,若它們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該曉得怎樣去面對。

讓我們一齊禱告:

天父!謝謝祢給我們今天能夠有一群弟兄姐妹聚在一起來讀祢的話語,我們懇求的是祢將祢的話語放在我們心裏面,好幫助我們,使我們得力量,我恭敬地將這裏所有的弟兄姐妹都放在祢的手裏,祢知道我們的弟兄姐妹各自生活在不同的處境裏,或面對著人生不一樣的挑戰、生活的環境,但我們深信聖靈能夠在我們心中及生命中作工,聖靈能夠將祢的話語在我們心中轉化,成為適合在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的處境當中所需要的信息,以至我們的生命得到幫助,求祢恩待我們這裏的每一位弟兄姐妹,讓我們的生命更蒙祢的喜悅,我們整體的教會亦更蒙祢的喜悅,祈禱交託仰望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歡迎赴會: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主日崇拜時間
Sunday Service Time
星期日上午十時三十分
10:30 a.m., Sunday
地址
Address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
Chung Chi College Chapel,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崇拜以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即時傳譯進行。
The Sunday Service is conducted simultaneously in Cantonese, Putonghua and English with the help of interpretation.
歡迎任何人士參加 All are welcome.


24